《北京作家》
《北京作家》2018年第4期-总第38期
《北京作家》2018年第3期-总第37期
《北京作家》2018年第2期-总第36期
《北京作家》2018年第1期-总第35期
《北京作家》2017年第4期-总第34期
《北京作家》2017年第3期-总第33期
《北京作家》2017年第2期-总第32 期
《北京作家》2017年第1期-总第31期
《北京作家》2016年第4期-总第30期
《北京作家》2016年第3期-总第29期
《北京作家》2016年第2期-总第28期
《北京作家》2016年第1期-总第27期
《北京作家》2015年第4期-总第26期
《北京作家》2015年第3期-总第25期
《北京作家》2015年第2期-总第24期
《北京作家》2015年第1期-总第23期
《北京作家》2014年第4期-总第22期
《北京作家》2014年第3期-总第21期
《北京作家》2014年第2期-总第20期
《北京作家》2014年第1期-总第19期
《北京作家》2013年第4期-总第18期
《北京作家》2013年第3期-总第17期
《北京作家》2013年第2期-总第16期
《北京作家》2013年第1期-总第15期
《北京作家》2012年第4期-总第14期
《北京作家》2012年第3期-总第13期
《北京作家》2012年第2期-总第12期
《北京作家》2012年第1期-总第11期
《北京作家》2011年第4期-总第10期
《北京作家》2011年第3期-总第9期
《北京作家》2011年第2期-总第8期
《北京作家》2011年第1期-总第7期
《北京作家》2010年第4期-总第6期
《北京作家》2010年第3期-总第5期
《北京作家》2010年第2期-总第4期
《北京作家》2010年第1期-总第3期
《北京作家》2009年试刊第二期
《北京作家》2009年试刊第一期
枕边《红楼》
作家:王冬梅
我们通常把最亲密的爱人叫做“枕边人”,让我姑且套用一下,把我最心爱的一本好书称为“枕边书”,我的这本“枕边书” 名字叫做《红楼梦》。其实,这本《红楼梦》,很多年以来,真的就在我的枕边。可能因为女孩水样的心肠,我从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研读”并痴迷《红楼梦》,黛玉说天下的水总归一源,我虽然没有生活在花团锦簇、衣食无忧的贾府,但是女孩子的心性总是相通的,心情的很多细节与时代和生活的本身都没有关系。十二岁的那年的秋天,我梳着长长的马尾,在飘渺如烟的夕阳中,于一株古老的榆树下手捧《红楼梦》,似梦非梦的时候,我的心与黛玉花前读《西厢》时一定是相通的,可惜的是我身边没有一个怜香惜玉的知己。好在那个时候我对怜香惜玉的知己连遥思暇想之心都没有,也就少了一点点自寻的烦恼。
因为心情的相通,我能够很快像鱼一样游进我手中的书里。在我的眼里,《红楼梦》是这样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情、甚至是不同的天气之下总能读出不同的味道与感觉。上小学读《红楼梦》的时候,经常想象着自己就是那个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林妹妹,吟诗诵词、口齿
噙香,我儿时的文学之梦大约从那时起程,虽说总被老师要求写一些与风花雪月无关的作文,但读书的好处就是你会很容易把一首抒情别致的《柳絮词》变通成颇受老师好评的《春天来了》。同理,“会芳园试才题对额” 之后也能照猫画虎地写上一篇像模像样的《游颐和园》。
没有生得倾城之貌,没有生在富贵之家,我都没有遗憾,我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咏菊之才、没有秋雨之夜的浪漫情怀。于是苦读古典诗词,于是反复翻阅“红楼”,我像那个呆呆傻傻的香菱一样把黛玉看成自己的偶像和老师,按照她的指点去学习和领会一些诗词,最后虽说没有像潇湘子一样孤标傲世,但每每老师把我的作文以范文的形式在班上朗读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可以找到一点魁夺菊花诗般的自豪。
无端的,我喜欢刘姥姥,喜欢这样一个活在生活的最底层,却有着比那个养尊处优的贾母更多的幸福与快乐的、平凡而可爱的农村老太太。她对生活、对富人的态度很像我的奶奶、母亲还有我身边很多的亲人,每每读到关于刘姥姥的章回时我总是倍感亲切,想像着我就是她的青儿,拉着她长满老茧的手到那个穷奢极侈的荣府,与那个乖巧的巧姑娘相识,然后相知。我想,等我老了的时候,我宁可做这样一个自得其乐的普通人,也不要做那个成天无所事事的老夫人。穿透刘姥姥的内心,我从贾府轰轰烈烈的小资生活中,开始向往平静的生活和平凡的快乐。
在很多阴雨的天气里,我的心情与众不同地激动,喜欢独自坐在窗前,一边听着雨滴拍打树叶的声音,一边品味菊花诗前美味的螃蟹和玉钏尝过一口的莲叶羹。这时候,我甚至可以嗅到屋子里有那些食物暖暖的香气、菊花盛开的清爽、以及玉钏身上淡淡的脂粉。我想我是在梦里,在满纸荒唐的梦里,雨不停,我的梦,不愿醒。你看,宝玉在深秋的雨夜里,戴着箬笠、穿着蓑衣来了,你能看见他举起灯望着林妹妹时那温柔的眼神么?我能,我还会为此而心动。
在职场中,我想像着自己应当做成宝姑娘,可以为同事兰言解癖,可以为领导小惠全大体,或者像袭人一样以母仪怡红院的姿态在办公室里混个“大头兵”当当。可惜的是,本性天成,命中注定我只能是那个雅谑无常的林姑娘或是言语犀利的勇晴雯,好在经过的领导们大人大量,最终没有让我抱屈而夭。宝姑娘的可爱和袭姑娘的贤惠都不是我所能欣赏和做到的,有些事情,我们知道应当怎样去做,才会有更好的结果,但是我们永远也做不到。就像林姑娘永远成不了宝姑娘一样。
一部痴人说梦的红楼巨作,衍生出很多的红学著作和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偶尔也看,但是后来想一想,雍正皇帝是不是雪芹所害以及秦氏可卿是否为皇族后裔都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我心中的林妹妹,只有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