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 坚守 耕耘
——2024北京杂技发展回顾
文/徐秋 李忠宝
2024年,北京杂技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各方关怀下,紧扣时代脉搏,潜心杂技精品创作,用心培育杂技人才,深耕杂技理论评论,奋力开拓杂技产业,拥抱变革、锐意创新成就辉煌。
拼搏:国际传播交流书华章
赛场是杂技技艺的试金石,2024年,北京杂技人奔赴国际多个赛场,获得骄人成绩和影响力。1月10日至15日,第15届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杂技、马戏、滑稽节目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中国杂技团凭借杂技节目《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问鼎金奖。同时,中国杂技团也凭借《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雨中狂想·转台球技》两个节目收获了马戏节最高奖——“评委团大奖”,这是该奖项在马戏节创办30年以来首次颁发,带领中国杂技团六次参加马戏节、五次斩获金奖的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获颁“终身成就奖”。
中国杂技团《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剧照
2024年1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杂技行业重要赛事、第43届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艺术节上,中国杂技团的《玄·多维集体球技》、中国铁路文工团曲艺杂技团的《弈中乾坤·扯铃》,从参赛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杂技、滑稽节目中脱颖而出,以绝对实力包揽本届赛事两枚金奖。
中国铁路文工团曲艺杂技团《弈中乾坤·扯铃》剧照
在“赛场带动市场”理念作用下,中国杂技团认真研究和慎重选择,把2024年的首个赛场锁定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作为重启欧洲市场之地。最终,作品参赛赢得了来自德国、瑞士、法国、荷兰、俄罗斯、以色列、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热情邀约。2024年,《玄·多维集体球技》完成太阳马戏团在安道尔的数十场演出,《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玄·多维集体球技》在德国进行跨年演出125场,《青春ing》3月至5月在日本的31多个城市巡演52场。
随着中国演艺市场的日益繁荣,中国杂技团进一步优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推动“走出去,秀一个中国给世界”的同时,也在北京搭建优质平台吸引国际获奖作品登台献艺,“迎进来,秀一个世界给北京”。《New技惊四座·国际马戏金牌秀》是中国杂技团2024年暑期落地北京欢乐谷·华侨城大剧院的驻场演出,晚会在世界范围内精选优质马戏作品,编排形成了一台高品质的国际马戏金牌秀,让观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世界级演出。《时间派对·梦幻马戏嘉年华》是国际演出的升级版,作为第12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重要活动之一和“演艺京城”版块的重点活动,这台晚会演出规模更大,首次采用一圆一方“双舞台”的形式,30多个杂技节目、200多位中外演员,以更加丰富震撼的大场馆视听效果,满足体育馆四面观众的观赏需求。
坚守:助力首都文化建设展风采
2024年,优秀的杂技演出精彩呈现在北京的各个舞台和剧场。1月6日至10日,中国铁路文工团曲艺杂技团原创情景剧《铁路杂技荟——勇攀高峰》在京连演4场,用惊、险、奇、难、美的杂技表演,展现铁路一线员工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抒发当代铁路人的情怀和梦想。《哥哥的奖章》《小站故事》《劳动最光荣》《天路之花》《勇攀高峰》等节目在故事性的推动下,超越了传统杂技节目的表现形式,为魔术、球技、砌砖、高椅、花盘、扯铃、晃管等表演注入了更多时代精神。5月17日至25日,由北京杂技团出品的杂技剧《永定山河》在万胜剧场上演。这是北京杂技团再次运用“杂技 ”模式创作的红色杂技剧目。12月6日晚,北京杂技团“上古神话新说系列”的最新作品《大地》在万胜剧场上演。
第七届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上胡玲珑等演出 《秘境》
去年,奇幻森林文化公司魔术师孙铮带着他的新作品——魔术脱口秀《三块巧克力》回到北京市场,这是一场90分钟的个人表演,在幽默风趣的脱口秀风格中,他将16个魔术、7个故事、5个秘密巧妙编织,为观众带来充满惊喜和欢乐的节目。2024年9月11日至13日,由北京市文联、中国杂协联合主办,北京杂协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包括开闭幕式优秀魔术作品展演、首都魔术发展图片展、北京高校魔术社团联盟“新星杯”赛事、国际魔术大师“云对话”、魔术惠民活动、专题研讨会等活动。9月20日,“2024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暨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魔术师齐聚北京昌平,为观众呈现国际化的魔幻盛宴以及“北京之光”近景魔术大师秀、“魔法种子”故事汇、街头魔法秀、魔法狂欢大巡游等活动。10月27日,由北京西城区委统战部、区台办、广安门内街道工委办事处、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体育局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广内杯”空竹邀请赛在北京十四中畿辅校区举办,活动汇聚了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津冀鲁晋豫5地和北京市16区的32支队伍。
耕耘:时代发展大潮催人进
2024年,北京杂技教育不断前行。去年,中国杂技团携手北京杂技学校,共同推进“滑稽人才大师班”和“魔术人才培训项目”,前者特邀国际知名的滑稽表演艺术家和管理者,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后者通过魔术历史和具体技法的学习,挖掘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魔术表演人才。
2024年,魔术高等教育进入持续推动的第六年。首届魔术专业已进入专业课教学阶段,第二届学生也在9月顺利入学。10月9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聘任李宁为魔术艺术学院院长。李宁魔术艺术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创的国内首个魔术类高校本科专业——表演(杂技魔术剧)成教专升本专业的首届学生于2024年3月开学,开启了中国魔术人才的本科化学历教育,填补了世界魔术教育领域的空白。12月8日,在北京联合大学教育学部成立大会暨教育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李宁魔术艺术学院作为“培养联合体”合作单位与学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2024年北京杂技界重视理论评论工作,创造各种条件开展杂技理论研讨和评论工作。9月12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评协、北京杂协承办的“文旅融合助力魔术产业发展创新路径”研讨会召开,众多专家参与建言献策。张东帅《比较视域下新时代中国杂技与魔术竞赛节目的编演互鉴》获2024北京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长评)。
展望2025年,北京杂技人仍将持续创新,为打造“大戏看北京”品牌、助力“演艺之都”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徐秋
徐秋,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原副主任、《杂技与魔术》主编,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中国的魔术》《魔术》等史论著作,多次担任全国理论作品大赛评委、理论研修班老师、艺术年鉴写作等工作。
李忠宝,李宁魔术艺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