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晚,伴随着《歌唱祖国》全场大合唱的悠扬旋律,历时半年的第十一届北京合唱大赛在中央歌剧院收官。本届大赛由北京市文联主办,中国合唱协会指导,北京音乐家协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联共同承办。
大赛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主题,以“为人民而歌”为主线,旨在用歌声铭记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礼赞新时代。活动由市区联动三级选拔,覆盖老中青少全年龄段,全市300余支合唱团队踊跃参与,1.3万余名选手参赛,最终73支队伍晋级决赛。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致辞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在颁奖仪式致辞中表示,北京合唱大赛是市文联、北京音协联合相关单位精心策划、持续深耕打造的群众文化品牌。大赛坚持群众性、专业性、创新性、时代性,通过群众广泛参与、市区联动、专业评审、多元创新、丰富活动的办赛模式,搭建合唱艺术交流平台,唱响时代主旋律。本届大赛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竞技,更是一次首都人民以合唱形式讴歌时代、凝聚精神的艺术实践,为繁荣发展首都文艺事业、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添了动人乐章。希望大家自觉担当文化使命,始终坚守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火热实践中唱响时代强音,用深情歌声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市文联将继续创造条件、做好服务,支持更多音乐人才、作品脱颖而出,为文艺融入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注入动能。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亚运村第二幼儿园太阳花合唱团获成人组一等奖
大赛采取市区两级联动模式,提升了首都群众参与合唱的积极性,为举办更大规模的合唱活动奠定基础。设置企业职工组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风科技创蓝合唱团团长表示,合唱团为企业文化增添了多样的色彩,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大赛首次开设了示范音乐会、大师课单元,为参赛群众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今年5月,郑健执棒中国电影乐团,携手北京音协合唱团及群众合唱代表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示范演出,为参赛团队提供艺术参照,搭建了业余合唱团走向专业舞台的桥梁。部分赛区还组织专家对优秀团队进行后续辅导,推动基层合唱水平持续提升。
为确保专业性与公正性,大赛组委会组建评审委员会,采用创新的双重评审机制,专业院团专家与区县音协负责人共同参与。大赛采用现场打分、现场亮分、现场报分的形式,通过直播平台展示,提升透明度和广泛性。
	
	北京轻骑兵爱乐合唱团获老年组一等奖
本届大赛还特邀山西等地的优秀团队参与,为地方团队提供展示平台,也为北京未来举办全国性的“唱超”(合唱超级赛事)积累经验。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马俊英认为,本届大赛在艺术创新和专业化建设上取得突破。双重评审机制确保了赛事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多场示范演出和专家辅导,搭建起业余与专业之间的桥梁;众多原创作品的涌现,凸显了中国合唱创作的无限潜力。
获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