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北京市文联与中国电影博物馆主办,北京电影家协会承办的“See·新力量”北京电影短片周颁奖活动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活动揭晓了十大奖项,最终8部短片佳作摘得荣誉。佳作展映活动将于10月21日-22日在市文联老舍剧场举办,部分短片还将进行映后分享。
活动现场
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朱娜,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影协主席、导演黄建新及第三届主席团成员尹鸿、薛晓路、束焕、陈杨萍,评审团成员刘军、杜江、王兆楠、马华、陈刚等,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电影家协会主席方卫,天津市、河北省影协秘书长及20余名行业专家、近百名高校师生代表等出席活动。颁奖活动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杰主持。
本届短片周活动,在五届“筑梦北京”电影短片创作大赛的基础上升级扩容,立足北京全国文化中心优势,将辐射范围延伸拓展至全国全球,共收到申报作品768部,数量较往届实现翻番,首次开辟AI短片赛道、开设大师课单元,首次在爱奇艺、优酷、腾讯等主流平台开设专题展映,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多元的维度实现活动品牌的创新升级,搭建培育新人、推动创作、促进交流的高端平台,充分彰显青年电影创作者的蓬勃活力与创新锐气。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致辞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指出,从五届“筑梦北京”电影短片创作大赛的深耕积累,到如今“See·新力量”的全新升级,市文联始终以“看见新作品、发现新题材、关注新群体”为初心,为青年创作者搭建崭露头角、碰撞交融创新理念思想的平台。他希望,青年创作者自觉担当文化使命,潜心投入创作;始终坚守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养分;始终扎根人民生活,在火热实践中挖掘鲜活故事;始终保持创作锐气,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市文联将一如既往地创造条件、做好服务,支持更多电影人才、作品脱颖而出,为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为文化强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致辞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表示,电影的未来在于青年,电影的活力源于创新。青年电影人用镜头书写青春,用银幕表达态度,为中国电影注入了鲜活而强劲的“新力量”。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记录者、中国电影丰富内涵的阐释者和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电影博物馆将以首届“See·新力量”北京电影短片周为契机,从收藏、研究、展映、推广等不同维度,为更多青年电影人搭建展示平台和成长空间,助力“新力量”的微光,汇聚成照亮中国电影未来的璀璨星河。
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共同签订《北京市文联与中国电影博物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促进电影文艺资源高效整合与电影文化创新传播,推动双方在电影领域协作走深走实,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合力推进人才荟萃、创作活跃、市场繁荣的国际影视高地建设。
北京影协副主席、“See·新力量”北京电影短片周评审主席薛晓路
北京影协副主席、“See·新力量”北京电影短片周评审主席薛晓路介绍评审情况。她指出,自今年4月21日启动征片以来,活动得到了全国青年电影人的广泛关注与热情参与,反响远超预期。本届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元,在叙事完整性、影像表现力等核心品质上较往年有显著提升,展现了青年电影群体的创作活力,彰显了“新力量”的成长与突破。
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影协主席、导演黄建新颁发最佳短片奖
北京影协副主席、导演薛晓路颁发最佳导演奖
北京影协副主席、编剧束焕颁发最佳编剧奖
北京影协理事、演员杜江颁发最佳男主角奖
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颁发最佳女主角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刚颁发最佳剪辑奖
导演穆德远颁发最佳摄影奖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北京影协副主席尹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马华颁发优秀短片奖
获奖代表表示,感谢主办方搭建优质平台,让青年创作者的作品有机会被看见、被认可,这份信任与支持,是创作路上最珍贵的底气。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用心讲述故事、真诚投入创作,努力拍出更多好作品。
最终获奖名单
未来,短片周将持续深化合作,落地人才孵化、作品推广等长效机制,鼓励创作者扎根本土文化、探索技术融合,助力优质短片向长片、剧集转化,让“新力量”真正成为中国电影事业代际接力的鲜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