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畔沐春风,西山脚下赏春光。4月24日至27日,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走进门头沟。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北京文学》编辑二室主任丁莉娅,北京作协第五届签约作家唐朝晖,作家古宇、王琛,门头沟区作协名誉主席马淑琴、常务副主席曹桂林、副主席刘成奇8位作家组成扎根创作小组,与门头沟区雁翅镇、妙峰山镇2个镇的3个示范村、4个提升村、1个市文联深扎村结对,用文学之笔展现门头沟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魂、创造之力、发展之变。
走访高台村、水峪嘴村、泗家水村、松树村
走访炭厂村、田庄村、苇子水村、淤白村
4月24日,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门头沟区座谈会在雁翅镇召开。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门头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斌出席座谈会。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门头沟区文联常务副主席、一级调研员郑华军介绍了区文联、区作协围绕地区文艺发展和文化建设开展的亮点工作和品牌活动。门头沟区委农工委委员、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凯介绍了全区推进“百千工程”建设、打造诗画乡村的战略布局和进展情况。雁翅镇党委书记李岿然,妙峰山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孙颖,以及相关村代表介绍了镇村的资源特色和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作家们畅谈对于乡村的认识和思考。他们谈到,本次深扎的8个村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发展成果显著,都具有深入挖掘的潜力,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相对陌生的乡村生活,作家们表示,要警惕猎奇式眼光,真正走进乡村、走进农民,用不同以往的新鲜视角去感受新时代乡村的新风貌、农民的新生活、产业的新发展,展现门头沟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果,书写新山乡巨变的动人故事。
门头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斌
刘斌指出,门头沟区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承载了基层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他希望作家们走进古寺庙、古民居、古香道中去看一看,走到新农村、新农人身边去聊一聊,全方位挖掘和展现门头沟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现门头沟乡村的美好生活,用文学的形式传播京西福地的地区文化形象。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
田鹏向作家们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牢记“国之大者”,践行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要深刻认识“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的时代价值,融入新时代山乡巨变。二是探寻文化根脉,回应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课题。要以独特的眼光发现新时代新乡村背后的文化力量和精神价值。三是深扎采风创作,推出新时代乡村题材文学精品。要静下心来、扎下根来,努力描绘新时代乡村的精神图谱。四是凝聚工作合力,展现京西诗画乡村的动人图景,给予作家采风创作全力支持。
活动期间正值全民阅读月,北京市文联向门头沟区赠送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百年文学中的北京》,期待作家继续书写北京、书写乡村,用文学定格门头沟最美画面,为北京文学塑造新的乡村形象。
“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于去年11月初在顺义区龙湾屯镇启动以来,已完成顺义、昌平、大兴、延庆、门头沟5个区48个村的驻村采风。接下来,将继续组织作家走进通州、房山、平谷、密云、怀柔5个区,深入乡村、认识乡村、书写乡村,展现首都美丽乡村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