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深入分析2024年“暑期档”的变化趋势,为推动电影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索新路径,9月12日,北京电影家协会组织召开了“从‘暑期档’新变化看中国电影创新趋势”研讨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院、《电影艺术》主编谭政,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叶宁,追光动画总裁于洲,北京首都华融影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超,开心麻花影业副总经理谢灵珏,以及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铭等多位专家受邀到现场进行经验分享与探讨交流。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影协二级调研员王虓主持。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4年“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电影票房为116.43亿元,观影人次为2.85亿,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票房与观影人次下滑明显;同时,该期间院线上映影片类型丰富多样、现实题材受到关注,影片供给数量与放映规模处在较高水平,整体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当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
陈旭光从电影本身与行业环境、媒介变革等方面举例分析了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数下降的主客观复杂原因。针对要在“大档期”上映的电影,他建议多拍“合家欢”喜剧类、想象力消费类,“影游融合”类以及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现实题材电影。他认为,大片与中小成本类型片要拉开距离,“大片要做大做强做精”,全面展现电影工业美学;“小片要做小做多做丰富”,真正提质降本,让“暑期档”电影类型更加丰富、品种更加多样。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叶宁
叶宁认为,电影的创作问题、创新问题、产业变革问题是非常实在和重要的。如何破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当下,电影仍然是一种能够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与精神慰藉的文化消费形式,观众对于娱乐内容的选择更多更理性倒逼电影创作者更加注重内容创作。大家要达成共识,做好内容是第一要义,创作的态度要认真,要沉下心来把事做实。中国电影仍有广阔天地。
追光动画总裁于洲
于洲立足追光动画打造“白蛇三部曲”的经验,介绍了动画电影创作的挑战和难度,并表示动画电影创作要有长期主义的认识。尽管社会经济环境、电影宣发策略及舆论导向都影响着电影产业发展与电影票房表现,但依然要致力于打造好的故事,真正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开心麻花影业副总经理谢灵珏
作为“暑期档”的票房冠军,电影《抓娃娃》再次证明了喜剧片仍然是国内市场的刚需。谢灵珏表示,喜剧创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例如,电影舆论对影片的影响越来越大,创作者需要客观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市场对电影类型的包容性还需要增强,不同受众应看到不同类型的电影产品;电影融资越来越困难,投资过于保守导致人才可能出现断层,因此要加大对新人的扶持培养,设立电影专项基金;同时,打击盗版的力度还要增强。
北京首都华融影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超
于超从电影放映与发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几点观察:一是部分热门档期的票房繁荣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并不缺少观众;二是观众的休闲娱乐与消费的习惯和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三是市场在变化,内容和发行宣传方式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因此,要突出互动性的措施,提前主动分析市场、准确地判断和总结市场需求变化,尽早确定档期以便于影院和观众建立认知、做好观影放映计划、搭配协调档期内容,合理分配好全年的市场内容。他表示,电影市场、电影行业、电影产业始终保持螺旋上升的趋势,上升发展一直是不变的方向。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铭
方铭向大家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观众对于影片情绪价值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今年“暑期档”票房前三的国产影片都是社会话题与情绪价值的有效结合;二是“暑期档”电影类型丰富,喜剧片与犯罪题材电影有较强号召力,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动画电影潜力巨大令人期待;三是未来制片和宣发环节面临挑战,制片环节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宣传环节受舆情和饭圈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发行环节上分线发行、分众发行、区域发行迫在眉睫,中小成本影片尤其需要有效的发行抓手。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院、《电影艺术》主编谭政
谭政总结了今年“暑期档”票房不如去年的三点原因,一是“重工业”大制作、呼应社会情绪方面的制作供应不充分;二是文旅分流、奥运分流、其他娱乐形式分流等现象减少了观众基数;三是自媒体时代负面评论和不理性舆情影响观众观影。同时,创新之处有五方面:一是类型不断创新,尤其是真人实拍的超能力电影的出现;二是主流商业电影中叙事形态的创新,例如《解密》《从21世纪安全撤离》《异人之下》等;三是科幻电影继续得到拓展;四是电影技术创新,AI作为辅助工具功能已经发挥很大的作用;五是动画电影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并且有些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