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舞台剧《寻味》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4-07-25

  近日,“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寻味》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评协主席王一川,中国视协副主席、北京评协副主席胡智锋,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文艺报新闻部主任、编审徐健等专家参加研讨会并发言。北京剧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主持会议。

  舞台剧《寻味》由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同策划、出品,北京戏剧家协会、哲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呈现了铭刻在两岸人民心中共通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伦理亲情,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

 

厚重的思想立意,强烈的现实观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

  仲呈祥充分肯定了《寻味》这部作品。他表示,《寻味》是一部在当下中国话剧舞台上具有独特地位、独到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寻”字是这部戏的灵魂,它在引领两岸人民来寻找这个“味儿”,这个“味儿”是家乡的一碗牛肉面,也是引领两岸人民去寻找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之味,这部戏立意高远,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评协主席王一川

  王一川表示,这部剧以奇异的手法达到了守正创新的效果。全剧的核心创意点集中在寻味上,即以寻找牛肉面味道而紧密串联起海峡两岸亲人间唇齿相依的情感和命运。按常理,牛肉面当然不是京味美食的突出代表,但剧情中明确地追溯了台湾牛肉面的北京源头,能有效地唤起台湾同胞的思家和归家情怀,产生出奇制胜、以奇达正的效果,在台湾同胞中激发浓郁亲情。


北京剧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

  宋宝珍认为,《寻味》通过李金标一家命运的沉浮,勾勒出了两岸人民对亲情的渴望与坚守。39场戏剧场景通过电影镜头般的戏剧化处理,表现了一条“河”,是历史的长河;表现了一个“合”,是融合,是分久必合;还表现了一个“和”,和谐之“和”。


中国视协副主席、北京评协副主席胡智锋

  胡智锋表示,在“九二共识”30周年之际,推出以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故事作为主要内容的《寻味》,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是重大而及时的。它不仅是两岸重大主题,也是两岸艺术家联袂创作,非常难得。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编审徐健

  徐健认为,《寻味》在主题立意、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规定性和当下性。它找到了一个巧妙而且独特的叙事视角——“家”,从“小家”蕴含的聚合离散,去看历史的变迁、国家的巨变、国家这个“大家”的团聚,以“小家”的角度去表现一个宏大主题是很贴切的。同时,这也是一部用饱满细腻的情感去承载宏大主题的现实作品。

 

独特的叙事角度,丰富的历史蕴含

 

  王一川表示,全剧难点和着力点在于尽情表达了“寻味”行动所蕴含的思想题旨,就是李金标思乡之情的痴情可感,这种痴情不再是一般的思乡深情,而是到了专一、痴迷、呆傻和持久不变的极致程度,可以说是蕴含和浸润在母亲的牛肉面味道中的思念家乡的痴迷浓情。

  宋宝珍认为,话剧舞台上一部作品能够深入人心,往往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曲折动人,更在于它背后所承载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寻味》就是这样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它以一碗牛肉面为线索,串联起一个家庭,两岸之间五代人跨越70年的亲情故事,展现了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总体风格上是遵循着中华民族蕴藉,平实自然,像一杯浓酒一样。

  胡智锋表示,《寻味》是京味新力作,它把两岸的故事放在北京这一背景上演绎,观众看到的是老北京、老胡同、老字号等老的生活内容,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透出浓浓的京味。


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

  陶庆梅表示,《寻味》的叙事一直是流动的,要将70年的故事讲完一定要快,为了避免流水账,该剧用“人情”来填补,即特别细腻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编剧在两岸语境中巧妙找到了“家”和“社区”来表现人情的细腻,用好看的场面在流动性里渗透了很多情感,它充满了感情,充满了时间,充满了意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徐健认为,这部作品结构形式上很独特,是一种片段式的、散点式的或者意识流式的情节推进方式,不断地在转场,不断有一些情感片段在表现人物的生活。

 

创新的舞台呈现,精良的制作水准

 

  王一川表示,这部剧在舞美上移步换景,在舞台布景和造型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采取高密度移步换景的手法,这样的舞美创新满足了高频率和快节奏叙事的特定要求,营造出了70年光阴转瞬间的奇特的舞台效果。

  宋宝珍认为,《寻味》在叙事结构上是新颖独特的;在情感表达方面是内敛节制的;在舞台设计上是匠心独运的;在演员表演方面是细腻含蓄的;在文化的内涵方面是丰富而深厚的。

  胡智锋总结了《寻味》在艺术上的新探索。一是结构巧,通过“信”来穿针引线,把五代人70年的故事全“穿”起来,呈现出寻味主题。二是设计美,充满立体感的舞台设计,既简洁又精美;在旋转中转换年代,转换剧情,转换所有的故事,可以去竞争年度舞台美术创新的一个标杆的一个舞美设计。三是细节精,通过不断地反转来构建剧情,细节的呈现非常精致且令人回味。

  陶庆梅表示,导演李宗熹把台湾戏剧的一些特点融入到了《寻味》的创作中,并且和大陆戏剧进行整体的碰撞,呈现了这部作品。此外,在这部戏中,无论是台湾演员还是大陆演员,他们的气息整体上是一致的,是协调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多元的创作团队,协同的创作模式

 

  仲呈祥表示,市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及北京市台办强强联合,形成了最佳资源配置。发挥制度优势是保证思想艺术质量达到一流的关键所在,今后要大力提倡这种创作模式,尤其这一次实现了两岸艺术家的通力合作。尽管在合作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个相互交流、整合,最后融通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两岸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在进行统一的过程,最后呈现的作品让我们都感受到了京腔京调和台腔台调原来都是一家之调,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陶庆梅认为,《寻味》的成功推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市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去启用多元的创作团队,并且依托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体制性特点来调动演员的排练和演出,大家齐心共同创作是一种新的模式,今后主旋律戏剧创作值得借鉴。《寻味》的组织模式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优秀案例,值得研究。

  徐健表示,这部戏在出品和制作方式上,具有一种开创性和开局性。它是三个出品单位:市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台办;它是两个制作单位:北京剧协和哲腾文化,是国有院团与民营院团的一次合作,是人民团体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一种全程“驾驶”。市文联在推动戏剧创作方面、在推出这部作品不断演出和完善方面,发挥了组织和专业优势,示范性是比较凸显的。这部戏制作出品的整个过程,对我们今后的话剧创作带来了很多成功的启示。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市文联副主席马国颖,北京市台办副主任张磊,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副团长王晓旌,《寻味》编剧龚应恬,制作人、演员唐丽华,主演李志希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寻味》编剧龚应恬


制作人、演员唐丽华


主演李志希

  大家表示,《寻味》这部戏走到最后一定是一个双丰收的作品,我们要特别坚定地把这部剧托着继续走,往岛上走,往观众的心里走,往长久走。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