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故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记邵燕君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3-12-28

 

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记邵燕君

 

  在未名湖东北侧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里,自北大中文系主楼延伸而出的花园小径连着一排石阶,邵燕君平日里就在石阶上的一间平房内办公。9年前,她在北大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成为该领域最早的开拓学者之一。

  文学研究领域的转向

  1986年,邵燕君考入北大中文系开始研究文学,2003年博士毕业。受原先做记者的经历启发,她将博士论文题定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这个题目并非传统的中文系风格,但往后的十几年里,她的研究领域就一直在文学的前沿。

  她留在中文系任教,起初是看准了主流的文学期刊,研究顺风顺水。直到2010年,她发觉文学期刊所代表的体制出现了危机——“文学圈”由于种种原因,成了自说自话的小圈子,大量的读者和业余作者流失。

  当时,邵燕君认为这样的土壤不再能够产生当代文学,这甚至让她有了缺氧一般的感受。怀着“求生欲望”,她决心放弃既有的成果,转战全新的领域。文学期刊衰落,那新的文学应该在哪里?凭着直觉,邵燕君感觉文学应该在“某个空间”,她只是还不了解那个空间在哪里。

  而此时,中国网络文学的规模已相当庞大,邵燕君想从文学潮流的兴衰背后读出人们深层的情感结构。正值媒介变革之际,她想研究网络文学。然而,入场需要一个契机。恰好此时,邵燕君接到中国作协的一个调研任务,内容就是关于网络文学。2009年9月,中国作协第七届主席团第八次会议上,邵燕君做了《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和新机制的生成》专题报告。这是邵燕君转向网络文学研究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网络文学价值与存在的讨论。

  从“学院派”到“学者粉丝”

  时至今日,邵燕君也不曾想到,年过40的自己,会把“有爱”“初心”“穿越”“种田”这些曾经闻所未闻的网络新词常挂嘴边,并掺杂在严谨而精练的学术术语中,融入正式的发表和写作。作为“60后”,研究网络文学,走进网络空间,邵燕君也是从打破壁垒一步步开始的。

  邵燕君坦言:“2011年,我在北大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发现这个课堂上,同学们说的话和我平时听到的不一样。听不懂就去学啊,跟小朋友们混!一篇不带网络话语的网络研究论文,不但面目可憎,而且根本是隔靴搔痒。”面对网络小说陌生的黑话系统、繁复的类型和多变的文化构成,邵燕君很快认清了自己的“外地人”属性。

  相比自己开设的网络小说课上那些本是资深粉丝又正在接受学院教育的学生,她处于不可避免的劣势。最初也是很偶然,有人向她推荐了猫腻的《间客》,书中人物有一句台词:“虽千万人,我不愿意!”邵燕君一下被这种情怀击中了,从猫腻的小说中,她看到一种“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自由气质”。有了喜欢的作家,她心里立刻踏实起来,更加坚定了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想法。

  努力成为“学者粉丝”的邵燕君,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学院派的精英立场。这是她的精神来源,也是她的立足之本。开设网络文学课程的初衷,也是为了训练学生们的学术能力和理论修养,让这些资深粉丝能够把网络上的“土著理论”和民间话语体系,翻译成凝练准确的学术语言。

  2014年,邵燕君和学生们一同办起了微信公众号“媒后台”,不断推出包括文学网站生态观察、文学评论、论文等研究成果,其中也包括这些词条。2015年,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创办《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报》。2017年,将多年来梳理的词条集结为一本《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试图突破“二次元”和“三次元”间的壁垒,从黑话术语的释义入手,勾勒出网络文化的面目。

  对邵燕君而言,这种学者粉丝的研究立场,能让她更加自由、更加愉悦地表达最真实的感受:“写论文就像‘更文’一样,在机场都能写。”

  未来,期待邵燕君等更多的网络文学的研究者,能够深入网络文学肌理,将网络时代的文艺引渡至更广阔的文学传统,守望文学精灵的重生。

  作者:李甜甜

 

  参考资料:

  [1] 修佳明:《邵燕君:从“60后学院派”化身“学者粉丝”》,《新京报》,2016年5月21日。

  [2] 邵燕君:《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自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邵燕君(1968年3月—),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等专著,主编《网络文学经典解读》《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中国网络文学20年·典文集/好文集》等。曾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第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文艺评论2016 年度优秀著作奖等奖项。被授予“北大十佳导师”(2019)称号。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