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北京文艺论坛期间,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者和评论家展开8场圆桌对话,围绕文学、影视、戏剧、舞台艺术、网络文艺、造型艺术、文化产业、青年评论等不同艺术门类,结合北京文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讨论新时代北京文艺传承发展的核心问题,助力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深耕“演艺之都”建设,为首都文艺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11月20日起,京艺苑陆续推出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第七单元: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与发展创新
张朝霞
北京评协理事、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新时代演艺新空间、新业态、新人才和新消费的结构化发展对策
新时代演艺产业的发展在空间、业态、生产、消费四个方面面临新的问题。Z世代(1997-2012年出生的这一代人)的文化消费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他们更喜欢小范围的社交、小群体的娱乐方式,甚至对内容的需求产生了一种自我关联度的倾向,这使得传统业态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大者趋大、小者趋繁”,未来文化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要发挥政策、市场与社会的合力,形成一种更稳定的业态模式,更多地把不同的受众群体及其消费习惯贯通起来,以新型内容生产逻辑重塑有机化的文化产业生态。
郭嘉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副教授
演艺新空间的聚合表达——也谈传统文化在演艺领域内的创造性转化
甲骨文儿童舞台剧《玄鸟》在内容创作、传播方式与路径措施三个方面对演艺新空间的聚合表达提供借鉴意义。演艺新空间的聚合表达是将不同的元素、风格和理念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的独特空间形态,通过聚合表达,新空间中的演艺内容将得到全新的赋能,呈现出多样性和创新性。《玄鸟》在创作理念、风格体裁、剧本内容上聚焦传统文化题材,创新性提取传统元素;建立品牌创意传播理念,通过协同创新、多元表达、IP打造等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演艺新空间作为创新的融合体,为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形成聚合表达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和平台。
孙亮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实验剧团团长
沉浸式戏剧与城市发展
沉浸式戏剧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主要起源于 “沉浸体验”和“环境戏剧”两个方面。“一台好戏”运营模式的成功,为城市更新与演艺新空间建设提供成功经验。面对现阶段文旅发展的困境,沉浸式演艺可以从结构性、故事性、角色化、交互式四个方面进行破局。沉浸式的终极是心流体验。心流体验由感官体验与认知体验构成,它为沉浸式戏剧与文旅提供了新的融合方式。一方面通过技术沉浸实现多种感官与虚拟场景的实时虚实交互;另一方面通过剧情沉浸重新定义观众与演出空间“观看”的关系,以及演员与叙事的“表演”关系。
张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
开拓未来向度的文艺创作与传播创新
伴随数字科技的发展,文艺不仅是文艺,它还承担着以文化人、培育新人的任务。文艺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不能够脱离于当下的科技发展而存在。现在的文学艺术家要为人类未来所面对的问题去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文化浸润人、塑造人、启迪人、激励人、引领人、凝聚人。文化创新通过“人”这一关键变量影响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科幻文艺的创作者、科学家群体、科幻迷群的动力,以科幻与科普为两翼,打造中国特色的科学文艺内核;以科学文艺为依托,大力推进超越型教育;以树立“创新型”国家形象为目标,进行全球传播。
齐悦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剧场数字化的新发展
表演者更希望在剧场中体验一种实时的在场性,在与观众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共情。在演艺新空间、云演艺的新业态之下,数字化正从三方面赋能当下剧场,助力突破成本困境:一是优化舞台表现形式,提高作品创编的效率与科学性;二是运用高清(4K等)、传输(5G等)等数字技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方式;三是建立观众数据库,通过挖掘、分析市场数据优化剧场运营模式。数字戏剧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形成从人才培养、教学,再到创作、宣传、营销、传播、观看等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这是对不同剧场舞台空间的有机整合,对虚拟场景与真实舞台之间的有机融合。
陈娴颖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副研究员
AIGC 带来的文化内容生产人机共创新实践
从AIGC的使用者、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观察者的双重视角来看,人机共创的新时代下“人的定位”与“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变化。AIGC具备一定的辅助作用,有多元的应用领域。AIGC可以低成本、高效地实现高质量的生产,带来大众内容生产、交互模式的创新,进而引领商业模式的变革。同时,AIGC优化了内容创意生产的流程与传播效果等,不断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感与沉浸感,还能通过垂类模型对产品数据进行复盘。在创意涌现的人机共创时代,生产者、消费者和创作者的身份合而为一,伴随AIGC在通用性能上的迭代与提升,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将会聚焦在更为细分的领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