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北京中轴线孕育出北京独有的壮美空间秩序,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梳理和总结、前瞻与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月7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此次研讨会是北京文艺评论热点现象研究系列研讨之一,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评协承办,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以中轴线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专题会议。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
北京中轴线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教授张宝秀,西城区文化顾问、原西城区文旅局局长许立仁,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岳永逸,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北京评协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赵晖,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越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常书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黄仲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郭璐参加会议。与会专家深入分析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梳理中轴线沿线历史遗存、文化遗产,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利用手段和传播方式,助力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古都文化建设和北京文化发展。
北京中轴线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平发言
李建平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时发现,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的特性同样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特点。从曹魏时期邺北城的中轴线到金中都中轴线,一直延续和传承着华夏民族“中心”的思想以及对天地、君权、礼仪的认识,这体现了其连续性。元大都时中轴线不再通北城门而是保留一定空间,明朝在中轴线上增加了景山作为制高点,这体现了其创新性。作为古都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均引进罗马风格的建筑,体现了其包容性。整个中轴线呈现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又体现了其统一性、多元一体的特点。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教授张宝秀发言
“保护遗产、传承文脉是为了服务发展,不仅服务首都城市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民族发展,还要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要从中体现中华文化。所以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都市的空间之轴、国家的政治之轴、民族的文化之轴。” 结合中轴线的文脉传承,张宝秀说道。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发言
结合中轴线概念,张勃认为, 中轴线在今天依然存在,一方面表现在仍然可见、可触的客观实在,是由多种构成要素的有序安排。另一方面表现在得到社会成员普遍认同,而且仍然延续了自元大都时候的都城规划建设基准线的性质,继续在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发挥统领作用,同时传承着中华文脉。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北京中轴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郭璐发言
郭璐从建筑学的视角探讨中国的轴线与国外的轴线的区别。中国的轴线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在空间上与自然相融合,它不同于西方的轴线,仅仅是局限在城市建城空间范围内。自然的、雄伟的山体,赋予了我们人工的建筑物一种天地久长、恢弘的气势和精神上的意味,这是中国历史上都城轴线的一个非常悠久的传统。从时间上看,轴线文化历史悠久,到今天依然是生生不息的实体。
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发言
陈文结合自身对于老字号的理解和认识,来思考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从历史层面来看,老字号的诞生发展一直伴随着北京中轴线的发展演变。明朝、清朝、民国正好是北京老字号集中诞生的时候。从区域分布的角度,北京140家老字号都在中轴线的两侧,围绕着中轴线的两侧来展开北京的商业活动。“城”与“市”有着密切关系。中轴线研究的主要是“城”,老字号就是“市”。研究“城”也应该研究“市”。
中轴线文化应有烟火气
西城区文化顾问、原西城区文旅局局长许立仁发言
天桥是中轴线的重要地标。许立仁从天桥的改造历程谈起,指出天桥是民俗文化的摇篮,曾经是最具烟火气的平民乐园,是曲艺、杂技等各种表演艺术的聚集地。“我们北京缺少什么?缺少接近于平民百姓的,也可以说是地摊文化。”建议利用天桥目前的空间,再现天桥当年盛景,体现中轴线两侧的重要文化现象,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岳永逸发言
岳永逸强调,在北京中轴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除了有建筑,更应该有“人”,不仅仅是专家呼吁、政府引导,更应该引导民众们都参与进来。“北京始终是国际性大城市,不是今天才是,一直都是”,“过去那个年代的外国人怎么看北京,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常书红发言
提及中轴线文化的烟火气,常书红表示,北京有着多元文化融合的元素,例如老字号、北京话等等,在呈现市井百态和烟火气时可以将这些元素有效结合起来。
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北京评协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赵晖发言
“中轴线能否在联合国占有一席之位,最核心的是能不能讲好中国人精神的故事。围绕这一条中轴线讲好中国人文化精神、市井精神、商道精神的故事,这是特别核心的关键。” 赵晖表示,讲好中国故事,要做好古今城市风貌的沟通、古今市井人生的沟通、古今民族精神的沟通,同时还要做好文化和市井的对话、做好经济和商道的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越明发言
就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轴线保护的故事,杨越明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角度进行了细致分析。从社会角度来说,讲好中轴线故事,就是要讲在中轴线保护传承过程中,体现出社会的包容度,更大程度激活公众的参与度。从经济和产业的角度来说,要激发当地高质量的旅游经济,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完成创意经济的增值。从环境生态的角度来说,要在遗产地发展中体现绿色、低碳理念,平衡环境承载压力与遗产地发展动力的关系,平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黄仲山发言
黄仲山认为,中轴线申遗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城市发展实践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文物活化利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不断地增大,从较长的总体测算来看,文物活化利用不是财政的包袱,恰恰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备,投入小、产出大,利在当代、益及后代,且能够拉动相关产业的公益性事业。应该看到,中轴线申遗不是财政的无底洞,恰恰是以后北京发展文旅的一个聚宝盆。”
北京中轴线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发言
梅松介绍了北京中轴线保护基金会相关情况,他指出,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进入关键时期,通过专家了解北京中轴线、了解全社会的共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他表示,下一步基金会将探索设立专项基金,积极推动中轴线主题文艺创作,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优秀创作项目,创造性地抓好北京中轴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讲话
马丛峰指出,作为北京市委领导下的首都文艺界的群团组织,服务首都文化建设大局、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推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是北京市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市文联理论评论工作应放眼北京市的大文化建设,团结引导广大理论评论家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文化建设方面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
近年来,北京市文联积极组织开展北京中轴线主题文艺创作,推出了美术、音乐等不同门类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了中轴线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接下来,北京市文联将认真吸收此次研讨会的理论成果,组织引导广大文艺家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主题文艺创作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质,用文艺之笔描绘中轴线的壮美画面、展现古都北京的魅力与风采,为古都文化建设奉献更多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