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一曲千里共,美娥簪花满堂春。
南管清音吟相思,梨园曼舞道阳关。
5月27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台办主办,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汉唐乐府协办的“汉唐遗韵舞华风”——第23届京味文化之旅暨“传承·发展”两岸文化名师对话活动在老舍剧场举办。活动由两岸文化名师对话和汉唐乐府《艳歌行》演出两部分组成。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两岸音乐舞蹈界文艺工作者到场参与。
汉唐乐府《艳歌行》演出
本次活动中,海峡两岸专家从中国古典音乐舞蹈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话交流和乐舞展示,共研南音古乐与梨园舞蹈的当代重建。
陈宁介绍了京味文化之旅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心灵根脉和归属”。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致辞
霍光峰表示“两岸同受中华文化哺育滋养,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盼两岸艺术界人士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绽放更多华彩。”
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致辞
致辞环节由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主持。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主持
对话环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东主持,两岸专家围绕南音的传承与弘扬展开探讨。南音是闽南地区传统音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话活动现场
对话活动现场观众互动
“南音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大地上可以找得到的最古老的音乐。”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青认为“像南音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岸共同的祖先留下的共同遗产,需要两岸共同继承。”
汉唐乐府《艳歌行》演出
台湾汉唐乐府创始人、艺术总监陈美娥指出“两岸之间不仅血脉相连,更重要的是文脉和情脉相连。两岸人民同文同种,两岸文化同流同脉,这种深入精神血脉对祖国的情感所向与文化归属感是克服诸多困难,向大陆寻根的动力源泉。”陈美娥于1983年在台湾创办“汉唐乐府”乐舞团,以南音古乐和梨园舞蹈为基础,在既有传统框架中注入现代剧场元素,以中华文化为题材推出《艳歌行》《洛神赋》《韩熙载夜宴图》等乐舞,演出足迹遍布全球。
汉唐乐府《艳歌行》演出
南音名家陈美娥携《艳歌行》演员谢幕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悠久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汉唐乐府对传统有一份敬畏之心,无论是南音还是梨园戏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次名师对话与演出促进了两岸文化与情感的交流,增强了两岸共同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