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左镰”的“超我”光辉
——北京老舍文学院作家读书会第一期阅读分享会成功举办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1-10-13

  怎样才能做一个专业的读者?由北京老舍文学院策划发起并亲力推动的“北京老舍文学院作家读书会”,面向所有写作者和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文学爱好者,将用一系列专业的读书活动回答这个问题。

  2021年10月10日,北京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北京老舍文学院作家读书会第一期阅读分享会在美后肆时市民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北京老舍文学院青年作家叶晓、王琛、王也丹、岩颜、左雯姬、张慧娟、盛蕾等和文学爱好者五十余人,汇聚一堂,以专题分享、讨论交流的方式,开启了北京老舍文学院作家读书会系列阅读分享会的序幕。活动由老舍文学院2020年度优秀学员、青年作家叶晓主持。

  本期读书会的焦点书目《晚熟的人》,是著名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蕴积八年而成的首部中短篇小说集;延伸书目《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与会作家们在充分阅读后,从文学花园的耕耘者(作家)和观赏者(读者)的双重角度,对阅读书目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写作技法和创作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


会场

  盛蕾:莫言的作品用诙谐质朴的笔触揭开了人类一个又一个“伤口”——看懂它的悲伤和努力,看懂它背后的无奈和绝望,经历过生活艰辛的人们自然会在心底流泪。那些笑过之后的泪水,并非只为“剧中人”和自己而流,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全体人类理解为“一个人”。所以,在每一个挣扎或者平静的时刻,作家更应该关注人类心底共同的伤口。


青年作家盛蕾发言

  岩颜:莫言以往的作品里,每一个故事都浓墨重彩,如同民间艺术品,也许算不上高雅,甚至夹带着血腥味和荒诞气息,却直击人心,震撼心灵。能用这种特殊的形式呈现人性,也许只有莫言。《晚熟的人》之于莫言之前的作品,无论是延续还是突破,莫言还是那个莫言,故事的内核依旧是关注现实,体现了一个伟大作家一贯的责任感。


青年作家岩颜发言

  王也丹:读《晚熟的人》,感觉像黄河入海,看似风平浪静,“老人与海”都已波澜不惊,其实却是静水流深。幽默还在,智慧还在,这个出色的“说书人”,把自己融进了故事,使得小说与生活一样精彩纷呈。王也丹认为,《左镰》的留白是巨大的,因其巨大,所以震撼。生活有时无法书写,只能体会;痛苦也无法宣泄,只能承受。生命的大江大河终会归于平静,就像获得诺奖后的莫言,千帆过尽,洗尽铅华,复归朴素之大美。这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青年作家王也丹发言

  王琛从小说的反思与反讽、小说的象征意味、小说带给人的生命体悟三个方面,分析了《贼指花》《等待摩西》和《晚熟的人》三个短篇,分析她所感受到的,作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成长与成熟,说明“这个讲故事的人”已经不再把精彩、好看、诡异作为故事的主体,而更关注的是当下的生活,关心社会的发展、人的变化,这是一个生命个体从青壮年到成年、再到老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是一个时时用心感悟人生的作家在看山看水看世界之后,回归心灵家园的蜕变。《晚熟的人》使人震撼,更让人思考——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长跑而不是短跑。


青年作家王琛发言

  左雯姬从一个作家美学观形成的角度,探讨莫言作品的“制胜奇招”。认为莫言的“胜出”,是因为他可以将个人独特的美学不管不顾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并如源远流长之水,经流不同时间和境地,让一脉传承的东西更加博大,而其中又起了些变化。他应该是将乡土文明与现代小说结合得最成功的中国作家。


青年作家左雯姬发言

  叶晓从作品的叙事角度、语言特点、事件的传奇性和人物的独特性等方面,分享了阅读《晚熟的人》的体验。分析了第一人称视角对叙事带来的益处和难度;认为《晚熟的人》语言平实、简练与风趣,和布局谋篇的独特风格,使得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和引人入胜;作品对故事和人物特性的独到把握,使阅读的趣味性大增。他认为《晚熟的人》中,十二篇小说的文字技巧、叙事技巧、人物刻画和易读性几个方面都值得写作者学习。


青年作家叶晓发言

  张慧娟发言的主题是:如何抵达小说的真实?她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正如莫言所说,拨出身上的一根毫毛,变成了文中的“我”,这个“我”亲眼看到的、听到的,便与读者亲切起来,若在事件之间再布满若有若无的牵丝,在不同层次对同一情节进行多次涂抹,这小说便越发真实起来。以《左镰》为例,短篇小说的容量,却有近二十位人物出场,所有人物在读者的眼前穿梭往来,构建时间与空间的场域,制造出巨大的叙事张力。田奎被砍手的这部分叙事空洞,由打造左镰的生产场面所填补。一缺一补的背后,是未知的、也是已知的命运,既真实又虚幻。


青年作家张慧娟发言

  讨论交流环节气氛热烈,王苏华、徐荧、许迎春、张宗、赵敬东、曾金胜、张宝党、何学海、杨喜来等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积极发言,提出了精彩纷呈的见解。

  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分析认为,莫言先生在《晚熟的人》作品集的十一篇小说中使用了第一人称,对本我、自我与超我都有完美的展示,作品中的“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既贴近人心又远离世故、高于生活,堪称第一人称应用上的典范,表现了作家高超的写作技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作总结发言时,周敏对北京老舍文学院作家读书会的创办初衷和组织过程做了介绍,阐述了创办读书会的意义、读书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她表示,北京老舍文学院以“出优秀作家、创优秀作品”为办学宗旨, 创办“作家读书会”这样一个公益活动,吸纳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群体,团聚“专业的读者”,以读促写,希望借此发现和培养更多北京的优秀作家。


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总结

  北京老舍文学院作家读书会第一期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北京文学沃土上新生发的一颗小苗,希望在专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培育下能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为繁荣发展北京文学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北京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一,第一期读书会由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策划、召集,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青年作家王琛、叶晓统筹、落实。

  作家读书会第二期将有更多精彩呈现,敬请期待。


合影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