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陵堰》图
2014年,石景山区文联开展了“走进石景山,走近生活,走入历史,走进京津冀”的文艺创作活动。美术创作围绕“千年北京城,灵秀石景山”的主题,多次采风、座谈、研讨,确定构思,任务分配到人。2014年6月,我接受了石景山区文联布置的任务——创作反映石景山区古代兴修水利的历史画作《戾陵堰》。自接到任务起,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光荣艰巨的任务,我从有关戾陵堰建设的历史知识入手,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在对戾陵堰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始这篇历史题材的画作构思。
公元250年,属于中国历史的曹魏时期。当时,时任镇北将军刘靖率戍边军士在石景山地区的永定河畔,开始兴建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车箱渠,据《水经注》记载,250年,刘靖登梁山(今石景山)以观源流,阻漯水(今永定河)以度形势,率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遇于水,导高梁河造陵堰,开车箱渠。当时,石景山一带山石很多,工程兴建时他就地取材,选取了堆石坝的形式,筑起了完整的水利工程,拦河大坝戾陵堰,阻止了山水暴发,引水灌溉农田,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古代能够科学地建造这么大的水利工程令人钦佩,受到了百姓的称赞。
根据历史记载的素材,戾灵堰创作构思基本在头脑中形成。但是,关于历史中人物的性格、服饰、盔甲、兵器以及劳动工具等细节问题成为这幅画作成败与否的关键,为了准确描绘出将军、士兵、百姓的服饰、工具等,我先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开始勾画草图,对画中的人物动作进行编排,为了更准确表现石景山戾陵堰,我对石景山实地考察,7月份,我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来到山脚下当年戾陵堰旧址,搜集素材进行整理。草图成稿后,反复修改,请教相关历史专家,得到他们的首肯后,最终定稿。
对于历史画的创作,不论从历史知识,还是人物的塑造,都要运用相应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对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加工、提炼,特别是人物的特征表情及结构关系,都需要认真的刻画,在画将军的头像时我反复画了几次素描写生,通过写生再进行加工处理,直到能表现出人物的特征为止,在创作中,对每一个人物都是进了素描写生,整理出线描稿,几乎每个人物都画过几遍,反复刻画。在选择表现技法上,采用传统的技法,勾线填色的方法兼工带写,能较好的表现历史画的特征。在绘制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问题,由于画幅较大,勾线时容易勾错,勾错了就要重新勾,反复了几遍才完成了整幅线描。接着就是着色,每个人物的着色最少也要染几遍至十几遍,特别是人物的面部更要小心着色,要掌握好色彩的深浅及冷暖变化,精心细致的着色。从局部到整体,近处人物和远处人物都要细致刻画。在绘制最忙时几乎忘记了吃饭,有时画的很晚才休息。
通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我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幅历史画卷《戾陵堰》的创作。2014年的美术创作活动中,石景山区的画家共创作出反映石景山主题的美术作品20多幅,《戾陵堰》只是其中之一。在创作过程中,虽然自己付出了许多辛苦,但是能为石景山区作出自己的贡献,尤感欣慰。特别要感谢区文联的信任和得力的组织工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带领画家深入石景山采风,在遵循艺术规律,尊重艺术家劳动的前提下,对作品要求精益求精,在作品完成初稿、样稿后组织研讨提出修改意见,再构思,再创作,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点评。所以整个创作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石景山历史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著名画家刘普生先生在应邀参加研讨会时不无感慨地说:“石景山文联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贴近实际的这种创作作风像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