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汇海万物生姿,返本开新致敬经典。5月19日,“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第十七期在京举行。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以自身创作体会为切入点,全面阐释“写作中的软实力和硬功夫”,带给现场观众全新的文学创作视野和思考维度。在京多名作家以及鲁迅文学院部分学员、中关村海归文学社团、海淀小作家协会、海淀高校文学社团联盟和社会文学爱好者300余人现场聆听。讲座由杜东彦主持。
自《耶路撒冷》之后,徐则臣的新作《北上》,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再度成为读者争相传颂的力作。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书难求的盛况?其中蕴含了哪些高超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蕴含了写作中的哪些“软实力”和“硬实力”?在近一个小时的主题讲座中,徐则臣娓娓道来,让现场观众宛如进入到创作现场,一同体验愉悦与痛苦、焦灼交织,苦乐参半的“写作的那些事”。
徐则臣结合自己创作《北上》的体会提到,写作中的“软实力”和“硬功夫”,是比喻的说法。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作家要勤奋,只要勤奋总会写出来好东西。在潜意识里,人们可能会觉得写出好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个概率。其实,有的时候写作没有概率,不在于量,而在于这一篇和那一篇之间是否有进步,是否有新的东西出现。所以乾隆皇帝一辈子写了四万首诗,大家看看有多少是好诗?《春江花月夜》,一首诗够了。写作重在质,不在量,没有比例、概率的问题,也不存在投机的问题。
徐则臣提到,写作如何能够保质保量,需要“软实力”,一个是意识,一个是视野。他以地方高校一位教授皓首穷经研究的问题,其实已经是十年之前北大教授就不再研究的问题为例,说明了视野的重要性。徐则臣进而提出:这说明有的时候做学问、写作,视野有多宽,站得有多高、看得有多远,决定可以处理什么问题。
徐则臣表示: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作品来说,其中获奖的作家大部分是可以流传下去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家所思考、所表达的问题,其实是站在整个人类的前沿,去体察人类自身的一个困境,在表达着或者至少是极力表达着人类的前沿问题。
徐则臣提出,当然还要有一个变的意识。这个世界在变化,一切都在变,但是如何变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身处这个文学的语境中,需要有这样的意识:文学需要变,要关注生活的变,用自己的表达匹配这个变。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波澜壮阔,丰富复杂,应该产生大师,应该产生经典。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今天置身的语境,自身对文学的认识有没有问题,作家、批评家、读者对文学的认识够不够深的问题。人们总说,这样的一个时代为什么出不了托尔斯泰,为什么出不了曹雪芹,为什么出不了《战争与和平》,出不了《红楼梦》?这时我们是否想到,如果今天出现托尔斯泰、曹雪芹,这个托尔斯泰应该是什么样,这个曹雪芹应该是什么样。事实上,在19世纪的俄罗斯,在托尔斯泰生活的那个时代,当时俄罗斯的读者和批评家也是这样在哀叹为什么出不了荷马、但丁、歌德,为什么出不了《荷马史诗》、《神曲》。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回过头去看,那时的俄罗斯是有大师的,他叫托尔斯泰、托斯陀耶夫斯基。这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
徐则臣特别指出,历史会证明,假如有这个时代的《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的话,肯定长另外一个样,是作品该有的与这个时代匹配的样子。作为作家,应该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去寻找这变化,然后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把变化表达出来。正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转换,我们需要有变化的意识。建立与时代相匹配的、独立的自我世界,这正是新时代作家应该具有的视野和意识,也决定了在今天作家能走多远。
徐则臣表示,读者看一部作品,其实是想在作品里看到自己,想和作品产生共鸣和共情。这个联系是什么,就是接地气,这也是我个人写运河的原因之一。
徐则臣动情地向现场观众讲述了他所深情热爱的京杭大运河,以及他为什么写大运河。他表示,运河的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两条母亲河,运河未尝不是第三条母亲河。至少对北京而言,没有运河就没有北京城。人们常说,没有永定河没有北京城,实际上没有运河也没有北京。苏湖熟天下足,这是运河的一部分功能。运河更大的功能是贯穿南北以后带来了整个国家的交流和协调。进而,徐则臣表示,写运河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跟这条河有关系,自己很多年一直生活在运河边。
随后,徐则臣生动讲述了自己创作《北上》的思路和历程,特别回溯了自己如何坚持变化的意识、阅读、田野调查等一系列的艰辛创作过程。
徐则臣还表示,写作中的软实力,跟作者对文学的认知有关系。比如辽阔的时空跨度如何处理,用什么形式来处理。“如何根据题材,如何根据今天的审美,如何基于全球化时代,重新讲述这条河的故事,这就需要不停地转换思维。”
“把今天一个人所体现出来的精气神有效地写入到作品里。”作家的写作要跟着社会、时代,跟着现实一点一点地往前走,这是所谓的“软实力”之一。
在精辟诠释写作中的“软实力”后,徐则臣对写作中的“硬功夫”也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在创作《北上》时,他四年来沿着运河走了一遍,检索了大量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对作品中的每个细节负责任,尽最大所能负责任,经得起推敲。”
比如,小说里写1901年一个中国人跟一个意大利人介绍淮安的河下古镇,提及《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生活在河下镇。然而《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胡适考证出来的。所以,1901年,不可能有这么一段介绍。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现在人们一提到慈禧,就说是“老佛爷”。事实上,当时只有极少的人私下称她“老佛爷”,“老佛爷”的称呼都不出紫禁城。徐则臣颇有感慨地指出:历史很宏大,但是再宏大也是由细节组成。所以,作者在创作中要靠自己的努力多坐一点冷板凳,多做一点案头工作,多做一点调查。所谓的“硬功夫”其实就是死功夫。徐则臣风趣地说:“我从南到北把运河走一遍,跟坐在书房里想象这条河再写出来是不一样的。” “顺水还是逆水的船速需要计算。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数学的算术能力提高不少,因为要不停地算。”在写作中,无论做多少“硬功夫”都不算多,这样作品才扎实、可靠、厚重。这个厚重在于提供了多少有效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正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一个作家需要呈现纸面上的东西,特别要下足纸面之下、八分之七的功夫。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部厚重的、有历史感的作品。
在朗诵环节,柏荷朗诵了徐则臣作品《北上》的相关书评及片段。柏荷的精彩演绎,让现场观众不由沉浸在运河的情境中。
在互动环节,徐则臣就“如何锤炼、提升写作中的软实力和硬功夫”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与竞相提问的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就“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去感受和把握时代感,更好地展现时代感”的提问,徐则臣表示:每个人精力都是有限的,整天扑在生活第一线也不可能占有所有的生活。所以有些文字的确是需要通过虚构,但虚构不是说不可以去体验。这就需要一种能力,把二手资料、三手资料转变成第一手资料的能力,让人身临其境。要有同化别人生活的能力,包括想象力、虚构力、设身处地为别人思考的能力。还有就是阅读。时代感表达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无论什么题材,即使是写日常的生活,也能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律动,一点一滴让读者看到发生的时代背景。
就“创作过程中怎么处理好庞杂的历史素材,自然融入故事”的提问,徐则臣表示:一是要舍得去花时间占有大量的资料;二是要舍得丢弃大量的资料。写运河时,把长江、黄河几大水系等自己认为可用的资料全部都看了一遍。尽管最后这些资料都没有用上,但在写运河时心里更有底。另外,所有的信息要内在于人物。
就“写作时如何寻找灵感”的提问,徐则臣表示,灵感也是给有准备的人。永远别担心素材写砸了以后再没有素材。写得越多你会发现素材越多,素材库越丰富。正如从事设备维修的人,会一眼就能发现仪器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灵感。
在关于《北上》的创作初衷的互动交流中,徐则臣表示,自己生活在运河边,写运河20年,运河逐渐从背景走向前台。一个小说不论讲得多么宏大,不论初衷多好,最终肯定还是通过故事实现。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关于运河的点滴细节,感受到一条真实的、流动的、活着的运河。如果读者能在小说中,听到一滴水完整落下去的声音,或者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河边天真、可爱、纯真的笑容,有所会心能够有所感动,自己为创作这个小说付出四年的光阴就值了。“没有人敢说一个作品能改变什么。但是,一个细节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人想起来某一瞬间,内心变得特别地柔软,会觉得这个世界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感动的东西,这就够了。”
在聆听徐则臣深入浅出、见解深刻的精彩回答后,现场观众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由北京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联、海淀区文化委、海淀侨联主办,海淀区作协、海淀区文化馆、中国作家网承办,《中华英才》杂志社、《十月少年文学》杂志社、国人书院协办;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海淀区作协主席石钟山担任文学顾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崔志刚担任艺术顾问。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港台作家走上讲台,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强调与受众者的互动。自2017年6月创办以来,谢冕、刘庆邦、肖复兴、陆天明、柳建伟、王宏甲、陈晓明、何建明、梁鸿、须一瓜、张清华、韩小蕙、叶梅、石钟山、李少君、马季、月关、文舟、徐则臣等陆续在大讲堂担任主讲,反响热烈,逐渐成为驰名京城、倍受欢迎的文学讲座品牌。
柏荷朗诵徐则臣作品《北上》书评及片段
热爱文学的小学生踊跃提问
嘉宾与“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嘉宾及策划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