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千年,串联起朝阳的文化记忆,一条古老的运河,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新时代它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重要元素”,9月11日晚,由朝阳区文联推出的《白鹭归来》在二十一世纪剧院进行首演,这是首部以大运河为题材的现代京味话剧作品。
话剧《白鹭归来》于9月11日在二十一世纪剧院首演(张正晔摄)
热度大,“票房爆满”。该剧由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中影上元国际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电影学院青影厂联袂打造而成。作为公益性演出,观演活动主办方朝阳区文联通过预约订票和网上“抢票”的方式为观众提供演出票,出乎意料的是距开演前一周演出票就“售罄”了。首演现场吸引了千余名“朝阳群众”前往观看,1600个座位座无虚席,专业媒体人宋先生观演后说:“《白鹭归来》感情深沉热烈,结构紧凑合理,语言朴素真挚,让人回味无穷……”七旬老人何大爷激动的说:“这个剧好啊,演的真,我‘打小儿’就长在萧太后河边儿上,‘家跟前儿’变化实在太大了……”
话剧《白鹭归来》于9月11日在二十一世纪剧院首演(张正晔摄)
立意高,主题鲜明。《白鹭归来》的创作理念立足于北京“一核一城三带二区”总体规划,围绕朝阳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萧太后河流域水系改造为主线而创作的文艺作品。该剧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朝阳区建区六十周年之际隆重推出。“这也是朝阳区大运河文化带‘六个一’文艺系列创作的其中一部分”,朝阳区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金童介绍,早在2017年年初,朝阳区文联就启动了“六个一”文艺系列创作活动,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开展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等六个方面的文艺创作活动。
据了解,朝阳区将大运河文化带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列为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近年来,朝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通过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让世界认可的朝阳文化符号,为首都文化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真正使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志工程。
话剧《白鹭归来》于9月11日在二十一世纪剧院首演(张正晔摄
视角新,创作精良。《白鹭归来》从策划、采风、剧本创编、舞台排练到正式首演,历时一年多时间。在剧本创作初期,为了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朝阳区文联组织文艺家协会艺术家及主创团队多次赴大运河沿线进行采风,邀请历史学者和民俗专家与创作团队开展交流研讨,从初稿到定稿,数易其稿,力求全剧故事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紧凑,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据编剧红孩介绍:“现代京味话剧作品《白鹭归来》立意在于传播社会正能量,呼吁人们传承历史文化,关注首都发展,剧中借助一个‘海归’女学生的视角,展现朝阳的发展和变化,话剧中提到了建设改造、拆迁、劳动力安置等城市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也提出了对知青林、金牛塑像等文化地标的保护,旨在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据了解,《白鹭归来》创作团队集合了朝阳区文艺工作者和专业艺术机构力量,由朝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军胜和朝阳区文联主席谢莹担任总监制,朝阳区文联党组书记高春利、朝阳区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金童、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中影上元国际影视公司董事长马骧担任总策划,由著名京剧艺术家孟广禄担任艺术顾问,由著名作家红孩编剧,著名导演陈兵执导;《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当家花旦赵子锌饰演主角白鹭,京剧艺术家张澍、洪岩当台献唱《四郎探母》,李仓卯、张媛钰、张曦等北京电影学院多名戏剧名角倾情演绎。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军胜慰问演职人员(张正晔摄)
著名京剧演员张澍、洪岩,著名演员赵子锌、张媛钰(石头)等参加话剧演出(姜军摄)
9月11日,《白鹭归来》在二十一世纪剧院首次亮相,获得了观众的肯定和好评。不少热心观众纷纷表达了对该剧的喜爱,同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据悉,演出活动持续至9月13日。
领导嘉宾与演员合影留念(张正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