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极致之美,唱念做打门门有讲
“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
名家云集深度揭秘京剧背后的故事

[关闭本页] 来源:西城区文联      发布时间:2020-09-09

  9月7日上午,“京韵剧源——西城2020京剧发祥地艺术季”再为京城百姓奉上一道盛宴,主题演讲“京剧百家讲”诚邀多位京剧名家汇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深度揭秘京剧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京剧起于西城,自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落户大栅栏地区,就将这门绝美的艺术带到了北京城。京剧也兴于西城,遥望旧历,富连成、斌庆社等著名京剧科班先后诞生于西城;现今红红火火的风雷京剧团,前身正是当年的民乐社。不仅如此,“同光十三绝”、梅兰芳、谭鑫培、尚小云等近千位京剧名家都曾在此地居住。

  托生于西城,兴起于西城,这是京剧发祥地无疑了!

  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让西城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起京剧发祥地的重任,扛起复兴国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旗。

  今年是京剧位列“非遗”十周年,也是“徽班”进京230年,在这样的历史时刻,西城区依托自身底蕴,丰富资源,深度挖掘京剧的历史内涵、人文价值,以一场有深度、有内涵、又妙趣横生的专业演讲为京城百姓奉上一道国粹大餐。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段大部分人都能哼唱两句的流水板腔,说的正是京剧的一重规矩——扮相。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郑忠立带来了《京剧服化道的故事》,他生动讲述了从包头勒头、化妆贴片到梳头戴头面精致完整,这些令人惊叹的艺术细节是如何构成了京剧独特的东方美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国粹之美。

  我们知道,京剧流派在京剧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流派纷呈、各有千秋的流派构成了梨园百花齐放的盛景,没有流派,京剧难以传承至今,难以戏迷万千。而一个流派能够持续发展,不仅仰赖于创始人,更是后人在传承中不断改变、突破、创新的结果。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奕謌女士以《张派艺术是我一生的追求》为题,动情讲述了张派传人们跟随张君秋先生的脚步,大胆创新,坚守传承,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的心路历程。

  梅兰芳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老生名家杜镇杰通过《京剧的传承与发展》,阐述了京剧不是博物馆里的艺术,它自群众来,也到群众中去。两百三十年来,是一代代京剧人在注重传统传承的同时,蓄力创新,为京剧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新鲜血液,让京剧艺术葆有青春活力,让京剧文化传承有道,让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屹立潮头。

  众所周知,京剧是一门集纳百家之长的艺术,同时又讲规矩重体系,台上台下皆有章可循。不过,京剧的背后有哪些规矩讲究?戏里戏外说的是什么样的人情冷暖,原中国记协党组书记,戏曲专家翟惠生带来的《京剧的规矩》为我们一一揭秘。他以“打出手”举例,演员要理解京剧的精华本源,尊重规矩设定,比如《白蛇传》的演员,舞双枪表示蛇有两条信子,舞单枪不伦不类。他表示,京剧的传承首先在于“守正”,在新时代顺应潮流改编剧目时,更应尊重传统,才能更好发扬国粹精神。翟惠生还表示,京剧中的绝大部分戏,都是在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它在一唱一动间,传递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传承京剧,就是用戏曲故事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个多小时的“京剧百家讲”,讲述的是京剧背后的故事,道出的是积淀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丰厚文化底蕴。传承民族文化任重而道远,作为京剧发祥地的北京西城,始终致力弘扬国粹、振兴京剧,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进而爱上京剧,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数载耕耘,西城始终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可以把京剧这门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