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江右新散文印象
“江右”是江西的别称;与之对称的是“江左”,亦称“江东”,该是烟雨霏霏的苏杭了吧。桌上的这套“江右新散文”书系,包含了许多江西年轻的散文家,每人一本,细看却不难发现,其中的多数作家并不是现在才出名的,他们已有过很多作品,收在这里的,只是他们近年新作的选集。我集中读了江子、李晓君、范晓波的新作,也读了王晓莉、陈蔚文两位女作家的。这批作者人数不少,年龄也不相上下,他们相继走上了文坛,所写又都是在江西本土的生活经验,确实给人另辟蹊径、缤纷多姿之感。
李晓君的《江南未雪》使我惊异。他几乎放弃了当今散文作者最感兴趣的一些题材,比如惯见的历史文化大散文,或近年热起来的红色文化大散文,也没有直写底层、打工、移民潮,或重大社会事件,或大都市的喧嚣,而是进入相对沉静的审美化抒写。他后撤了一步,甚至是后撤了一大步,他“重返”并且沉湎于90年代的乡村,凭借他当年做乡村教师的记忆,精心回味和营造着自己心中诗意的乌托邦。他笔下呈现出相对完整的乡土社会记忆,勾画了乡村伦理、习俗风情、乡村人物,甚至经济活动、男欢女爱,虽说写的是都市化与市场经济夹击下正在变动中的乡村,但变动的速度极缓慢。原来,作者着重写的不是“变”而是“不变”,不是“速度”而是“定格”,乡村处在一个心造的隔离层之中,这个乡村便具有了相对的自足性和独立的审美空间。
读他的《暮色山岗》《乡村爱情》《饮食男女》《街头怒汉》等等,总觉得作者试图建构一种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有点像是在看“默片”和“哑剧”,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每个乡村的活物(包括人本身),其细微的感知,有着非常丰富、细腻的层次。犹如一片漫长的过渡色,而不是黑白分明的木刻画。比如,一个乡村教师在黑夜中的感受,一个在田野里躬耕劳作的农民的内心想法,一个理发店里的小姑娘茫然的目光,一个火力发电厂工人的灰蓝色工装,一个乡村收税人骑着摩托一驰而过的背影,甚至一片山冈、一条村道、一片田野、一条乡村公路,全都让作者心动神往。作者说,如果你没有亲历它,以一个见证人、目击者的身份,感知它的存在,可以说,乡村对你来说是无意义的。于是,乡村并不完全是具有抒情诗意义上的“心灵家园”或者“最后故土”,也不是城市学者所间接发现的“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的发生地。但这种意象化写作毕竟是经过心灵加工的,已不是原生态意义上的乡土了。在我看来,作者注重的是,乡土生活本身的集体无意识的诗性,有些篇章是可作为短篇小说来读的,具有油画样的色调。作者崇尚无言之美和距离之美,故意模糊纪实与虚构的界限。
江子、李晓君、范晓波三人都是江西人,且都来自江西乡下,他们以江西为骄傲,既有原乡的深情,也有现代眼光的超越。他们写田野,写乡村,写童年忆旧,写成长之痛,已与传统散文的写法不同,不再是那些固定的角度和传统的人文价值,如城乡的对比、风俗的淳朴、农人的善良坚韧,而是力图贯注现代意识,用现代眼光去打量。比如,环保意识的介入,与国外的比较,用更理性科学的态度考量乡村。范晓波《带你去故乡》的故乡已不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故乡,还包括作者新增的社会学、生态学和哲学层面的观察,于是,所谓故乡,书写的不仅是对作者具有原乡意义的人生旧址,还有与之相关的新时代的空气。范晓波把探究“田野的深度”比喻为爱一个女人,最先是看脸蛋和身材,但终究还是要看内涵和性格。一层层地写来,植物品种,生态系统,杂然而陈。另如《终结者》,涉笔多个历史上的风流案件。
江子近年来有散文集《苍山如海》和《田园将芜》问世,均颇得好评。我非常欣赏他在这本《赣江以西》里的一组回忆故乡的散章,它们是作者“屏却丝竹入中年”之作,读《虎》《龙》《银声响彻》《姑姑》《姐姐》《醉酒的人》等等会感到,平静的语气,从细微物件入手,把情感压到深处,让思绪荡漾开来,传递着一种苍凉、复杂的韵味。如《虎》,对外祖父作为一个拳师、乡医、赌徒、泼皮的刻画如生。他们没留给作者什么,只有一顶虎头帽作为血缘关系的物证。看虎头帽的针脚,我感受到外祖母缝合时的手温犹在。“而我,不管是年轻还是老迈,永远都是这传统中受到护佑的婴儿”。《银声响彻》写的不是父亲带他看冰块的那个下午,而是父亲带他看银圆的那个晚上。父亲只是乡村一个穷困潦倒的手艺人,那只密藏了几块银圆的老樟木箱子,寄托了他多少发财的梦想。他吹响银圆而贴耳谛听的神态,有几多痴迷。然而,父亲的银圆带给作者的并非发财梦。他想着多少人在上面留有指痕,他觉得银圆的冰凉如祖父死去的身体的温度,以及银圆灵兽般溜走。文章的思绪是漫溢型和变奏型的。
也许,浓郁的乡土诗性和现代性的乡愁,是贯穿在以上几位作品中的重要的精神线索。
陈蔚文的《说》,颇有新意。作者研究了“爱说”与“寡语”的不同,尤其是说话之难,比如想提起一个男人,总没有机会,终于话到舌尖又咽了回去。某丈夫在外幽默饶舌,在家却闷闷不语,世人不知哪个是真实的他。说话即是人的存在方式。重要的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是否在说。作者写《镜像》,写镜子里变幻不定的人生,从电影《镜子》扯到张爱玲的小说,与镜子相关的典故和话题都拉进来了,是一种自由潇洒的智性散文,或书斋散文。但我更喜欢《孤岛》式的生活化写法,写医院,写“某床”代替人名,写疾病消除了差异,写难友之情,直至两个疲惫之人坐在椅子的两头。《阴性之痛》则道出了女性隐密的苦楚。王晓莉也如是,她的《怀揣植物的人》《手牵猴子的人》等,很像一组哲理散文,让人想起《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式的文体。像《怀揣植物的人》,得出“如果连植物也不爱,也许,这世上真就没有什么好爱的了”的结论,总觉得像哲理散文,故作深奥,反不亲切。我更喜欢作者的《再见,陌生人》《姑姑的自传》《密码》等等,一回到生活现场,哲理化即更有生命力了,不再是纸上游戏。一个昨天还在公交车上倾心交谈的陌生的中年妇女,今天忽作不认识状,为何,只因心中的秘密不慎泄露。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新散文”呢,到底新在哪里?这是需要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