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那群可爱的外星小家伙
诸如外族入侵、文化差异、友情、历险等等元素,已是好莱坞耳熟能详的经典母题,在动画片《疯狂外星人》中更是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其中“寻母”这个以往更容易抓人的情结倒是被弱化了——即便影片的原始题目被称为《家园》(Home),但还是感觉这一元素偏居一隅,不够突出。
故事十分简单:波波星人被瓜星人追逐,在宇宙中四处迁移,终于决定栖身地球;为此波波星人把人类集中赶往某个狭小的区域,虽让他们安居但丝毫不考虑人类的感受;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波波星人“小欧”与地球女孩“小费”不期而遇,于是两人共同经历了一场先是误解敌视、后又理解合作的冒险历程,主要故事也由此展开;不想最后瓜星人还是追踪而至,波波星人仓促逃离,但瓜星人却欲占据地球并毁灭之……
按理说,隐藏在大段大段热闹情节背后的主题,也许是创作者对早期殖民主义的理性反思,把曾经的复杂历史简化为“可爱的”外星人那“可爱的”思维与行为,当然最终这些很萌的小家伙们还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过结尾处波波星人与瓜星人化剑为犁的理由却显得有些牵强,尽管扣上了所谓“家园”的主题,可还是不如昔日一些动画影片的思想内涵更具说服力。
这部动画片原名也不叫《家园》,而是《斯麦克节快乐》(Happy Smekday!),改编自亚当·雷克斯的儿童作品《斯麦克节的真正意义》(The True Meaning of Smekday,2007)。“斯麦克”是波波星人占领地球后以他们领袖的名字对“地球”这一天体的重新命名;因为波波星人到达地球那天恰逢圣诞节,顺势就将这一节日改成了“斯麦克节”。说老实话,《家园》确实不易吸引眼球,但无论如何,译成《疯狂外星人》还是有些离谱。
不管做出什么样的文化分析,说到底这终究是一部主要为小观众服务的动画片,因此除了一些隐晦的表达,还是被注入了许多当代元素——以波波星人个体之间没有交往的特征来隐喻现代人之间的隔阂;而那个波波星人从不离手的智能装置更是对当今人们手机依赖的强烈反讽;如此等等。
除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大场面,以及过去比较少见的“小女孩”与“有色人种”的主角形象,一些小噱头尤其值得一提:片首是“20世纪福克斯”与“梦工厂”的标志,但“梦工厂”标志中钓鱼的小孩旋即变成了波波星人——印象中“环球”倒是经常在一些科幻影片中玩这个噱头;波波星人“小欧”的配音演员,居然是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饰演科学家谢尔顿的演员吉姆·帕森斯,这让很多观众在欣赏这部影片时始终难以摆脱“谢耳朵”的形象画面!此外影片中还格外强调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作品,那是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最为著名的《星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