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画书讲述自己民族的故事(樊发稼)
图画书是出版物之一种,它是以文字和图画共同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叙述的一种图书。有人这样说,“文 画=带插图的书,文×画=图画书”,我很认同。在“文”和“画”的联合叙述中,图画扮演着比文字更为重要的角色。图画的优劣成败直接决定着、影响着书的品质,也就是书的价值。这么说,绝不意味文字可有可无。不,极为简洁的文字常常是故事的纲,是情节的具体脉络指向。
在当今图书市场,引进版图画书的发行量大约占了整个图画书8—9%的份额。在早几年,这也许是合理的,或者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倘若我们中国本土图画书的比例一直“居低不上”,怕就是件有点蹊跷、尴尬的事了。我们自己的图画书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在国内一些作家(主要是儿童文学作家)和年轻画家以及精进出版人共同的探索、努力下,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可观的成绩。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就是在图画书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获得卓异业绩的一位。
最近我读了保冬妮的许多图画书佳作,并有机会与她就图画书问题作了深度长谈,使我对她的图画书创作历程及创作思想、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冬妮从新世纪初开始做图画书,至今已创作、出版了30多种各类题材和风格的图画书(例如《元宵灯》《虎妞妞》《小狼小狼,几点了》《小兔乖乖把门开》《兔拉拉,有你陪我笑哈哈》《小金鱼儿》《铁门胡同》《水牛儿》等等),几乎每本都可圈可点。
保冬妮生于北京,在这个古都长大,在其“皇城童话”系列图画书中,她以奇幻的童话手法再现童年记忆中“皇城”的种种人文地理和民俗风貌,对业已渐渐远去的老北京城特有的四合院、净洁而又曲里拐弯的幽静胡同、飘着各色诱人香气的京味食品乃至“皇城”的一花一卉、一石一碑、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浓浓的怀恋之情。在这些梦幻与现实相结合的北京风情故事中,我尤喜其中的《牡丹小仙人》(杜凌云画)、《冰糖葫芦,谁买》(吴翟画)和《咕噜噜涮锅子》(莫矜画)。这3本图画书均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写的都是北京胡同里的故事。保冬妮出生在北京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对胡同有很深的感情。那悠长、宁静和蜿蜒的胡同藏着多少故事,只有住在胡同里的人才能知道。所以,近年她的很多图画书作品都是和她出生的胡同有关。她想把这些行将消失的故事告诉孩子,让他们知道,我们自己的图画书是多么有意思。保冬妮知道,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和中国妈妈,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才是一个崛起的中国应有的精神追求。而童年的阅读实际上给孩子的灵魂奠定了精神家园的基础,一个不了解自己家乡的孩子,精神上永远是漂泊的。因为他乡再好,总不是自己的家乡。基于这样的感受和认识,保冬妮从2006年开始创作、与年轻画家们合作的原创图画书,都蕴含鲜明的中国元素、中国风味儿,其中已有多种作品译成外文输出国外。保冬妮认为,做有个性和民族特色的作品,不仅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份精神财富,也给世界儿童一个认识中国的窗口。我们阅读保冬妮“皇城童话”系列图画书,有如在作家和画家引领下,走进老北京城的版图惬意漫步,细细领略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以及人性人情的敦厚善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极适宜亲子共读的图画书,经过大人的娓娓讲解,我相信那些带有各种感情色彩、地域特点鲜明的画面图景,一定会深深铭刻在今天稚子们的记忆里,对于他们不忘历史、健全人格、丰富知识、提升道德素质、健康成长必有大的教益。
保冬妮的原创图画书,犹如果树枝头的灼灼繁花和累累硕果,在这篇文章里不可能一一枚举赏析。但我必须再提到她的两本佳作,一本是《花娘谷》(小舟画),一本是《荷灯照夜人》(马新阶画)。两本书均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对照。
《花娘谷》的内容是,“许多年以前,外婆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嫁到了没有一棵海棠树的茅草谷,嫁给了住在这个荒凉山村的外公。结婚那天,她戴着一朵美丽的海棠花,陪嫁竟然是一牛车的海棠树苗。在那个生命里的重要日子,外婆把花带来了。他们在房前屋后种下了这些树。第二年春天,海棠花开了,灰黄的山村第一次有了鲜亮的颜色。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他们种下了一片红艳。后来,村民们也像他们那样,在房前屋后种起了海棠、梨树、桃树和苹果树。每到春天,村子便淹没在花海之中。红艳艳的果树,为村里人带来了春华秋实。村子美丽起来,富裕起来。昔日的茅草谷不见了,人们管这里叫花娘谷。”(引自周益民《心里盛开的灿烂》一文)书中写到的花朝节(为花过生日),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其实这个节日从唐朝就开始有,时间约在阴历三月中旬。那时,中国南方沉浸在春花灿烂中,北方亦已开始孕育春的花苞。女孩子们上街买花、卖花,用美丽装点世界。这是多么俏丽的时光啊。图画书中的那个爱美的少女(日后的外婆),就是怀着这样一颗朴素的爱美之心来到枯草遍地的山庄的,这个没有色彩的地方由于她的到来,逐渐变得五彩缤纷、富饶美丽。粉红色的桃花、梨花、海棠花越来越多,花朵把山沟越染越美,越染越浓,远远近近的深红浅粉,使山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新嫁娘慢慢老了,孩子们长大了,村子富裕了,当年的种花人终于故去了。又是一年花朝节,当年的新郎官坐在山顶望着满目皆是春天的景色,思念着几十年前的那个新娘,景色已经成为新嫁娘的化身。——感谢作家深情的笔触和画家曼妙的色彩和构图,使这个乡土故事在一片灿烂中延伸得悠远而深邃。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这种渗透着美好理想的力量的积聚、坚持、延续,定会创造奇迹,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花娘谷》这本图画书给予读者的深刻启迪意义和认识价值。
保冬妮的另一本图画书《荷灯照夜人》,有着深长绵邈的诗的意境。作品涉及人生不可回避的死亡命题。告诉孩子面对死亡,是生命课程里必须有的。很多引进版的图画书都向孩子讲到死亡,那是具有基督精神和宗教意味的文化。中华民族也是具有深沉感情的民族,我们缅怀故人,祈福死者,对死亡的仪式更加唯美而浪漫。保冬妮告诉我,她创作《荷灯照夜人》缘 于突然面对或接近“死亡”产生的灵感。那年汶川大地震后一个傍晚,她和女儿从超市出来,刚上出租车,一场车祸突然降临;她女儿在那次车祸中颈椎错位,距眼睛5毫米处被扎伤。夜晚抢救完回家的时候,她看到路边有人烧纸钱,原来今天是中元节。她恍然大悟:我们母女俩今天和死亡擦肩而过啊。那夜,保冬妮写下了一个小女孩在车祸中失去姐姐的故事。她和青年油画家马新阶合作,用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去讲述中元节的故事。马新阶用印象派的风格去诠释孩子心中的印象,明黄色的边框流淌着姐姐活着时候的快乐和温暖,宝蓝色的边框是女孩当下孤寂而难过的写照。整个图画书的色彩浪漫而诗意,文字洁净而悠长。那是孩子的书,也是妈妈的书。
我国图画书起步虽较晚,但实际上它的雏形早已有之。我甚至认为我国上古时期的原始图腾、后来的历代敦煌壁画,乃至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长卷《清明上河图》,上世纪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各种各样的“小人书”,都是对今天图画书的一种绵长悠远的铺垫。今天的幼儿刊物其主体部分都是图画书作品。近年中国台湾、香港涌现了一批图画书作家艺术家,中国大陆一些儿童文学作家诸如曹文轩、孙幼军、金波、梅子涵、冰波、葛冰、王一梅、萧袤、刷刷(她既是作家也是画家)、安武林等等,亦都加盟到图画书创作队伍中来,大大扩展了图画书的创作阵容。我们不仅拥有一批资深插画家,如蔡皋、周翔、朱成梁、姚红、熊磊等如今成为图画书美术作者的中坚力量,而且大量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画风多样、画技扎实、艺术素养较高的青年画家们热衷于图画书创作事业,还有像彭懿、梅子涵、方卫平、阿甲、王林这样热心的图画书阅读推广人。相信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中国元素,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原创图画书精品,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