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作家进百村|以笔为犁深耕乡村 书写生态密云新气象
初夏的密云,绿野遍地,碧波荡漾。5月21日至24日,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走进密云乡村。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北京作协原副主席王升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作协理事李林荣,北京日报社编委、五色土编辑部主任周家望,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副主任、《北京文学》副主编张颐雯,作家韩静慧,北京日报社记者、编辑杨丽娟,密云区作协主席陈奉生,密云区作协原主席于连贵,密云区作协副主席曹国军10位作家,与溪翁庄镇、石城镇、冯家峪镇、新城子镇4个镇10个村结对,包括4个示范村、4个提升村、2个市文联深扎村。用脚步丈量乡土大地,用文字书写振兴之路。
走访北白岩村、东营子村、东智北村、黑山寺村
走访尖岩村、金叵罗村、石城村、苏家峪村
走访西白莲峪村、遥桥峪村
5月21日,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密云区座谈会在溪翁庄镇召开。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密云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薛云波,密云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文联主席刘彦红出席座谈会。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刘彦红期待作家们以笔为犁,深耕密云的沃土,创作出沾着泥土气息、具有密云特色的精品力作,让更多人聆听到密云“一盆净水”背后的坚守与奉献。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贾海霞整体介绍了全区“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示范村发展成果及未来思路。溪翁庄镇党委书记单维良,溪翁庄镇党委宣传委员周鹏程、石城镇党委宣传委员李海英、冯家峪镇党委宣传委员唐亚东、新城子镇市民活动中心副主任李尧以及各村代表,分别介绍了镇村的资源特色和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作家们讲述了与密云的情感渊源,畅谈对于乡村、对于乡土文学创作的认识与思考。作家们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是带着泥土芬芳的写作,作家要融入时代浪潮、融入人民群众中去,触摸到乡村的肌理,感受到土地的呼吸,聆听到百姓的心声,写出乡村业态之新、人物之新、观念之新。
密云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薛云波
薛云波指出,乡村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也是文学创作的沃土。希望作家们走进密云乡村,用心感受、用笔呈现农村的新变化、农业的新发展和农民的新面貌,把密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发展优势。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
田鹏向密云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围绕做好本次驻村采风活动,他向作家们提出四点期望:一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宏阔实践。二是以“在场者”的身份,深扎乡村开展文学创作。三是以“记录者”的身份,书写密云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四是以“发现者”的身份,挖掘乡村振兴背后的精神力量。
与北白岩村村民郭文堂进行交流
活动期间,作家们在北白岩村意外发现了老舍先生体验生活的痕迹。1964年,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借居在北白岩村农民郭文堂家中,在这里体验生活,寻找灵感,开展创作。作家们拜访了郭文堂一家,详细了解了老舍先生当年体验生活的情况。
“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去年11月初在顺义区龙湾屯镇启动,目前已经完成顺义、昌平、大兴、延庆、门头沟、怀柔、密云7个区68个村的驻村采风。接下来,将继续组织作家走进平谷、房山、通州3个区,深入乡村、认识乡村、书写乡村,展现首都美丽乡村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