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虞晓勇:为新时代文心凝聚有所作为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极高的政治站位、坚强的历史担当、宏阔的世界视野,为我们指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针路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信心百倍。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而深刻,其中对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于教育与浸润,启发、提升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体认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时代特征鲜明。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文化工作者,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方向,知行合一,用扎实的学识、坚毅的决心、炽热的大爱,将这一核心文化力量传布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简而深的特征,一个“永”字,一笔水墨,一个反复咀嚼的常用词汇,即能够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说尽道透。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分合交替,仍旧凝聚如磐,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与自信。
新时代的书法传播,兼具实用与审美两大功能,二者交融,不可偏废。作为书法传承者而言,更要有坚实的底盘和融通的大格局,甘之如饴,为新时代文心所聚有所作为。
(作者系北京书协副主席、北京评协副主席)
联系电话:(010)66415600 E-mail:bjsnz@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03-201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和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