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作品入班 北京曲协2025曲艺创作(表演)提高训练营举办
5月6日-10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协承办的曲艺创作(表演)提高训练营在京举办。训练营坚持“以作品入班”原则,从业界报送诵说类、鼓曲类作品35个中精心选拔出26个作品入营参训,学员来自中央市属文艺院团、新文艺群体,以及顺义、密云、延庆、平谷等区级文联文化馆等,力邀多位重量级曲艺名家、曲艺作家参与。
训练营采取小班制、导师制的授课方式,在打牢德艺基础的同时提高作品创演质量。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作开班动员。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
田鹏表示,此次训练营一是引导全体学员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二是督促全体学员持续加强文化积淀、提高艺术素养;三是倡导全体学员加强实践锤炼,提高作品质量。他指出,在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念认同、情感认同,深刻思考曲艺何为,继而实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曲艺领域的深化、内化和转化,最终生成曲艺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创作灵感和前行路径。
凝心铸魂、固本培元
课程涵盖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宣讲、曲艺创作理论及行业趋势分析等多个方面,授课专家深入开展曲艺创作内容讲授。
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刘智峰
刘智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为题,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脉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解决三个层面问题等诸多方面,为学员们讲授了一堂既高屋建瓴又妙趣横生的党课,引导全体学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牢记时代担当。
快板表演艺术家、作家、一级演员张文甫
张文甫通过《韵诵类曲艺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一课,指出形式上的创新是一次性的创新,内容上的创新是永远的创新。并结合快板作品中的实例和现场示范,深刻阐述韵诵体、板诵体的多种手段,辙韵的独特意义、规律和作用。
北京曲协副主席、中国煤矿文工团说唱团副团长应宁
应宁以《树立正确的文艺观——从前辈对我们的启示》为题,从个人艺术成长经历、台风、艺德、职称的重要性几个方面,结合经典作品《学评戏》,深入分析名家大师的表演精髓。
北京曲协第三、四、五届副主席、鼓曲表演艺术家种玉杰
种玉杰以《鼓曲表演经验谈》为题,从北京曲剧团、北京曲艺团发展脉络讲起,分享自己从艺生涯学习演唱技巧的宝贵经验及舞台表演思路。强调吐字归音是诵说类艺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要不断提高自身基本功、艺术认知及艺术鉴赏力。
北京曲协副主席、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王玥波
王玥波通过《曲艺创作表演之我见》一课,结合三大表演体系及不同类型的曲艺作品,深入浅出讲授制作包袱的技巧,督促学员不断积累,把学习作为毕生课题。他指出,演员在舞台上的二度创作、即兴创作非常重要,要时刻注重基本功训练。
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作家、一级演员赵福玉
赵福玉以《我的相声创作观》为切入点,结合小剧场作品、相声的发展、春晚经典相声为学员深入剖析相声创作与表演的特点,他指出,创作的出发点是荒诞的,但包袱必须合情合理才可乐。督促学员不要脱离社会,对当今观众欢迎的姊妹艺术作品不要排斥,要深入学习研究。
守正创新、研磨提升
训练营采取分组导师负责制,将学员分为5组,由种玉杰、赵福玉、张文甫、应宁、王玥波五位艺术家组成导师团,分别为每组参训作品“把脉问诊”开良方,“对症下药”补短板,精细化传授创、演技巧,切实提升作品质量。
导师种玉杰组作品打磨现场
种玉杰从鼓曲艺术的音儿、气儿、字儿、味儿多个方面,向学员传授表演技巧,帮助学员练习头腔共鸣,找到准确发声位置。
导师赵福玉组作品打磨现场
赵福玉从作品的呈现形式、叙事角度,不断引导学员发散思维、开阔思路,带领学员深挖人物事迹,帮助学员设计多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包袱。
导师张文甫组作品打磨现场
张文甫从作品的辙韵,作品架构的搭建,作品的严谨性,角色设计的合理性、立体性和表述的准确性方面,帮助学员把作品捋顺、夯实。
导师应宁组作品打磨现场
应宁从作品的切入点,主题立意,演员的表演空间等多个方面引导学员创造有内在联系,没有必然联系的包袱,帮助学员提高作品的剧场效果。
导师王玥波组作品打磨现场
王玥波从生活素材的积累、提炼,价值观点的传递,包袱的取舍,每一环节的衔接、串联,方言的运用、点缀几个方面帮助学员把作品主题走深走实。
训练营期间,导师团现场示范和悉心指导,引导学员发挥自身优势及个人形象特点,扬长避短,形成个人表演特色的同时,结合观众喜好、曲艺创作规律对作品创、演思路进行点拨、规范。
5月10日,训练营对参训作品创排成果进行验收,举办汇报演出。学员们表示,将带着参训作品,积极参加北京曲协组织的文艺志愿活动及各类展演活动,让作品走到千家万户,实现动态生长,历久弥新。
结业汇报
期间,北京市文联2025崇德尚艺 笃行致远——首都文艺界职业道德宣讲首场活动在训练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