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因后创,继往开来——从第二届北京青年相声节说开去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5

 

  甄齐、李然表演的相声《轻歌曼舞》 胡 盼 摄

  2011年秋,“第二届北京青年相声节”成功举办。

  笔者有幸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欣见相声事业薪火传继、人才辈出。喜悦之余,却也看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相声作品不再如曾经那般深入人心、广为流传;演出团体各自为战、左支右绌;演员单打独斗、疲于奔命……成因固然复杂,但却无一不在制约着相声的发展。

  北京青年相声节的成功举办,将这门艺术形式又一次规模化地推到了台前,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拥有百年历史的相声,将以何种姿态书写它新的篇章。

   历史造就机遇

  众多老一辈相声艺术家无私关爱、甘当人梯,引导青年演员们坚定不移地走健康、良性成长之路。只要尊重相声艺术的规律,因势利导,困境完全可以转化为重生的机遇。

  相声艺术自清末发源于北京,从市井走入殿堂,由中国传向海外,以其独有的人文气质和表现方式得以跻身世界艺术之林,长期为中国乃至海外观众接受并喜爱,跨历三个世纪而不衰。

  新中国成立之初,相声面临存续考验:在放任野调无腔的低级趣味和摒弃庸俗封建内容之间,相声前辈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并为此努力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积极创作演出反映新社会、新生活的作品,使相声成为新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

  改革开放之后,政通人和,党的“双百”方针得以贯彻,在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作用之下,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相声新作层出不穷,讽刺、歌颂、知识、娱乐类型全面开花,题材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相声受众数量在这一历史时期空前增长,涌现出大批紧跟时代步伐的佳作,随着电视机取代收音机,充斥了千家万户的休闲时光,相声艺术迅速风靡全国,焕发盎然生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好评。本不算庞大的创作和演出队伍,一度供不应求,万人体育场馆座无虚席观看相声演出的盛况,更是司空见惯。亲历那个时代的人们,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然而,电视的视觉特征与镜头语言,决定了其对动作性更强的节目内容与生俱来的偏好和需求。原本与相声同为电视晚会座上宾的小品,逐渐成为了百姓的新宠。专职的小品作家和演员由此应运而生,其中不乏跨界兼职的相声界人士,目的无外乎服务观众、强大自身,本也无可厚非,但人的精力终究有限,顾此失彼在所难免。

  待时过境迁,电视晚会盛极而衰,晚会小品不可避免地随之式微。人们蓦然回首,才发现曾经风光无限的相声,如今早已面目全非。整整一代成熟的相声作家和演员,将创作的黄金时期全都奉献给了电视荧屏,可被晚会小品在短期之内淘空的创造力与生活积累,却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恢复;更令人惋惜的是,曾经对相声艺术传承至关重要的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几乎被彻底荒废,本该在青少年时期专心打牢基础的年轻演员们,却把太多的精力倾注于对演出机会的寻觅和把握方面,蹉跎了大好时光;对于年轻作者的培养基本断代,生活体验更成了一句空谈,相声文本的来源要么仰仗个别有条件的演员私下邀请创作人士,随用随写;要么是为专项演出临时定制,急就成章;要么直接套用既有作品,改头换面;更有人干脆将创作环节彻底省略,利用网络时代的便捷,将坊间流行的各种笑话不假挑选地草草罗列,原封不动照搬上台,敷衍了事……这种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事前闭门造车,事后弃之不顾的创作流程,注定了作品内容的肤浅和质量的平庸。随着老一代作者和演员的淡出,相声艺术渐渐陷入后继乏人、无米为炊的窘迫局面。

  更有甚者,某些无良从业者利令智昏,饮鸩止渴,从历史的垃圾堆里将前辈们穷尽几代心力才彻底摒弃的糟粕翻捡回来,捧为珍宝,假“恢复传统”之名,行营私肥己之实,令本已形气羸弱的相声雪上加霜。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举凡真正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其发展道路必然呈现为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相声以及其他一切拥有丰厚传统的艺术形式,无一不是在每个时代的转折点把握时机,作出正确的选择,才得以生存、发展、传承、发扬。

  事实上,业内的有识之士,从未停止过对相声前途的探寻和求索,他们团结全体同仁、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实践总结新时期艺术规律,以繁荣创演曲目、娱乐大众为宗旨,积极提倡健康文明的相声。

  北京青年相声节,是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由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办的,旨在阶段性展示北京地区新人新作、促进相声艺术良性进步的主题社会活动。它把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原创作品的扶植提升到至关重要的高度,为北京地区相声新作的创编、演员的自我提升、演出团体的全面展示,开拓了一片广阔天地。众多老一辈相声艺术家无私关爱、甘当人梯,引导青年演员们坚定不移地走健康、良性成长之路。经过了两届的磨合,如今已步入正轨,日趋完善,俨然成为北京青年相声演员向首都观众展示汇报、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为相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可见,只要尊重相声艺术的规律,因势利导,困境完全可以转化为重生的机遇。

   传统照亮未来

  相声传统并不等于传统相声。相声以讽刺为艺术特长,兼具歌颂功能,并有品味生活、揭示矛盾、开启智慧、传播文化的效用。笑,是相声的形态,但决非本质。相声创作的重点,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追求质量,质量的提高,在于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创作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假。

  相声从形成行业之日起,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从未间断地涌现出众多代表各自所处时代的经典,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缩影,曾经的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精神追求无不在观众的笑声中泾渭分明、一目了然。但如果以此作为衡量相声发展的标志,那么能代表近20年时代风貌的相声作品凤毛麟角、乏善可陈,遑论形成气候。相声历史,在这个时期无疑是尴尬的。

  临场性与直观性的审美特征决定了相声艺术从电视荧屏重返舞台。回归剧场的十余年间,基本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派主张全盘复古,坚持演出原汁原味的传统相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现实生活全无触及,自说自话,一叶障目,将相声变成古董;另一派奉行彻底出新,无视相声艺术“因繁就简、以简代繁”的基本属性,把经过历史检验且行之有效的相声原理和技法弃之不顾,转而求助于服装、道具、声光特效等外部手段,美其名曰“流行元素”,将不成其为相声的硬说成是相声,指鹿为马,使相声沦为儿戏。然而在具体演出实践当中,两种极端的思维和尝试都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困境。全盘复古的,因为无所进取而只能在咫尺茶园中枯守,终不免偏安一隅的维系;彻底出新的,由于无所依托而纠结于后劲不足的困惑,总难逃镜花水月的结局。

  其实,主张全盘复古者应该思考的是,今天被称为“传统相声”的作品,在它们诞生之初,恰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假如当年几代前辈不曾用他们掌握的艺术手法记录书写下对其身处时代鲜活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而是抱定相声最初的形态和内容不放,那么今天的相声恐怕还停留在八尺屏障里仿学口技的“暗春”时代,甚或早就被历史淘汰;而主张彻底出新的可能没有想过,假如东拼西凑、堆砌前言不搭后语的所谓笑料可以被称为相声的话,那么所有能导致笑声的言行都可以被称为相声,果真如此的话,又何必有“相声”二字存在? 

  抛弃传统,片面追求发展,便如无源之水;罔顾创新,一味强调传统,则会坐吃山空。对相声艺术传统的继承,要牢牢把握住灵魂和命脉。

  其一,相声传统并不等于传统相声。如果把传统相声作品看作是相声传统的皮肉,那么更为宏观的道德、思想、作风、制度等社会因素,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相声传统的筋骨和命脉。这些,才是相声真正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标志和特征。

  其二,相声以讽刺为艺术特长,兼具歌颂功能,并有品味生活、揭示矛盾、开启智慧,传播文化的效用。每一段优秀相声作品所包含的生活容量,绝不仅限于情节本身,而是对客观事物拨茧抽丝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栩栩如生的表现,对世事人心的谙熟体验和独到见解。透过表面现象,揭示偶然中的必然,矛盾中的规律,反应生活本质。而且上述过程,都要在观众健康会心的笑声中加以体现并得到检验。

  其三,笑,是相声的形态,但决非本质。笑,更有健康与病态之分,前者来自对真善美的向往,后者源于对假恶丑的沉迷。应该看到,在这个连昆虫都本能向往光明的世界里,个别生物的低级趣味却是没有底线的;但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显然不能也不会依赖欲望推动。即使在上世纪40年代解放前的天津,侯宝林先生也可以坚决不说荤口和摇尾乞怜的贱话,凭借对相声艺术的潜心探索与精益求精脱颖而出,这充分证明了准确的定位和正面的追求才是相声发展的出路,顺应历史和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创造高品质的笑声。

  其四,相声创作的重点,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追求质量,质量的提高,在于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所有优秀艺术作品,都在传递和倡导着某种积极的价值观。相声艺术的价值观,是“寓褒贬,别善恶”。讽刺和歌颂决非道德大棒,而是引人向善达智、去伪存真的阶梯。那些打着“听相声就图一乐儿”、“让人乐了就是德能之处”的幌子,兜售恶俗趣味的行径,对于相声艺术品位的提升,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坚决予以抵制和杜绝。从业者要始终保有清醒认识,即:相声并不低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而且如果以雅俗共赏作为检验标准,甚至具有更高的优势。“通俗”作为一个动宾结构的词汇,其被省略的主语,恰恰是与“俗”相对应的“雅”。也就是说,真正的通俗,应该是从“雅”通向“俗”,在“雅”、“俗”之间构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由于相声艺术以语言为媒介,其富于口语化、动作性和节奏感的表达,往往能把艰深的哲理、枯燥的说教,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寓教于乐”四字,恰如天造地设般道出了相声艺术的意义、价值和真谛。审美与格调才是相声艺术的唯一目的和终极追求。自尊自爱,同样能够赢得健康的笑声与真挚的喝彩。

  其五,艺术创作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假。优秀作品不会凭空产生,它来自作者和演员对事业的信仰和忠诚,对生活的开掘与感悟,对艺术规律的尊重与生发,以及对名利得失的达观与超然。身为公众人物,必须时刻肩负社会道德责任,由旧社会撂地卖艺,到新中国登台表演,相声人实现了从被观众俯视到被仰视的地位转换。今天的每一位作者和演员,都要扪心自问,是否无愧于这份仰视。只有当这个问题的答案皆为肯定之时,才是相声艺术真正重光之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我国文艺事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相声艺术正应当趁此东风,创作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才是对相声传统的真正继承和发扬;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创造未来。

  北京青年相声节,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为相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积极的表率。

  期待下一届,期待每一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