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不只是降妖除魔,打怪升级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之际,他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表。随后,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其中提及要加强对动画片的扶持。 《讲话》和《意见》谈到文艺创作的方方面面,我以为,动画创作完全可以从中找到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杜绝浮躁,追求真善美
要把《讲话》当作动画创作工作的精神指引,彻底做到以人民为本。我在不同场合在给企业做培训时经常讲,应该把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当成我们动画内容创作的总指针。讲话重点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方针。实际上我们的很多动画片,哪怕收视率很高的动画片,之所以产生社会效益难以令人满意的问题,就是没有把人民放在创作的中心地位。
如何判断一部动画是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动画创作呢?那就看在创作动画片时,有没有深入人民群众中去观察他们的生活,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和养分;有没有对动画的创作规律进行研究和积累,是不是只想着靠热闹、花哨的表面文章来博眼球;有没有考虑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问题;有没有想过要让作品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动画作品,既是一种精神导向型创作,同时也是一种市场导向型创作,两者最终是统一的。日本有部动画片叫《元气囝仔》 ,讲一个年轻的书法家感觉自己的书法遇到瓶颈,于是就去乡下生活。他本来想要闭门写字,可实际上却不停地被牵扯到村民的生活中去。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写字的意义。一方面,作品中书法家本人从这种接地气的生活中找到写字的灵感,另一方面,这部作品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它描写了日本淳朴的岛民,描写了一个个为自己生活奋斗的人。我觉得我们的动画中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主题、这样的内容,不要总是简单的暴力对抗,打打杀杀,不要总是降妖除魔,打怪升级。
总书记在《讲话》中讲到:“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我们的动画片需要进一步增强对真善美的追求。法国有一个动画创投项目今年在欧洲卡通论坛上很受瞩目,叫《 The Big Bad Fox and Other Tales 》 ,其实跟《喜羊羊与灰太狼》差不多,只不过把羊换成了鸡,把狼换成了狐狸,也是讲两个天生对立族群的故事。但该片却另辟蹊径,将故事设定为一只年轻狐狸偷了三只鸡蛋,希望将小鸡养大后再吃掉他们,结果却与小鸡发生了一系列幽默故事并产生了感情。哪怕是对立族群,也可以产生友谊、感情,影片虽然在讲对立,实际却在讲“和”的理念,通过这种“和”最终体现真善美的观念。相比之下,我们的狼与羊、熊与人之间的故事就矮小了很多。
有时候想做一点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优秀动画精品,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境。讲话中对这些困境也有生动的描述。习近平说:“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如何杜绝浮躁,是未来我们的动画创作工作需要核心考量的问题。美国一部动画电影往往要拍摄三五年时间,而我们的动画电影很多从策划到制作完成不到一年时间,快的三五个月就完成了,它们能是优秀的作品吗?
诚然,策划时间和拍摄时间的拉长,意味着成本的提高,这会增大影片作为商业项目的运营风险,似乎不值得、不划算。但正像总书记所说,这样的态度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在国内动画电视片、动画电影市场上,都存在这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些社会效益很差的片子,就因为收视率高,电视台就天天播,无休止地播;而很多极低成本制作的、在艺术价值上毫无可取之处的动画电影,也挤占了本就有限的排片空间。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动画项目是以牺牲中国动画品牌和观众对国产动画认知与预期为代价的,社会效益极差,就不应该鼓励这样的商业项目。
解决浮躁的心态,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动画产业化初期那种完全以产量为导向的创作已经基本上退出市场了。接下来想要取得更大的进步,要依靠深入的研究、踏实的积累,要有磨砺的精神。 《大圣归来》磨了七八年,才有今天的口碑。 《熊小米》这样的优质低幼动画也是充分学习了海外同类型动画的经验,并在剧本上深耕细作后才产生的。 《讲话》中所提到的,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一味媚俗、低级趣味、胡编乱写、牵强附会等诸多文艺创作问题,其背后是完全趋利、逐利的商业化浮躁心态,必须加以克制和扭转。
主旋律的作品未必是精品
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的内涵,深刻把握精品产出、评价机制等问题的理论构建。 《讲话》中除了有诸多精神、思想值得领悟外,还对一些实际工作中颇为重要、又难有人谈清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些表述型界定看似随口而出,实则蕴藏着指导实践的巨大力量。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对“精品”的理解。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要鼓励动画精品创作,可究竟什么是精品,此前没有过定义。主旋律的作品天生就是精品么?收视率高的就是精品么?恐怕不是,必须要有一个更科学的衡量标准。 《讲话》中提到精品之所以“精” ,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其实就是对精品标准进行的三点表述。我们对精品的理解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同时加以考量。主旋律的东西可能在思想上是精深的,但必须在艺术、制作上同时达到精湛、精良,才能算精品。有些片子打着主旋律的旗号,其实还是希望做政府买单的题材片,并没有真正融入什么精深的思想。用Flash随便画画的主旋律动画片,绝不能算是精品。还有些片子制作确实不错,但是主题思想一般,同样也不能算是值得扶持的精品。上世纪80年代老一辈美术片创作者提出的“总体思维”理念,其实就是强调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总体把握。
另一个是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我们要评判一部文艺作品是好是坏,评判一部动画片的优、良、中、差,必须要有一个评价体系。对评价体系的研究可能是“十三五”时期的一个重点工作。然而,此前我们的评价体系要么是评奖环节中领导、专家的评价,要么是票房、收视率的纯市场评价,都难称最科学、最全面。 《讲话》其实对评价体系进行了一段阐述:“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这里其实讲的是文艺作品“一个原则、三项指标”的评价体系。一个原则是社会效益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三项指标分别是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首先,人民评价是放在首位的,专家说好、领导说好都不算,人民说好才是真的好。这就需要我们配套建立起能及时掌握人民意见的受众反馈体系。其次,专家评价依然是重要的,它代表了专业话语体系对舆论的引导功能。最后是市场检验,也就是商业性的体现。一部卖座的电影,观众用脚投了票,可能市场检验是好的,但是如果问观众的感受,是不是觉得有收获,是不是觉得幸福,可能未必,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依靠市场来检验。
辩证思考继承与创新等诸多问题
要把《讲话》当作对动画艺术发展中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辩证思考着眼点。 《讲话》充满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了很多实际中遇到的困惑,比如继承与创新关系的辩证统一。在强调文艺创作立应继承传播中华文化精神、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国人审美追求的同时, 《讲话》专门用一个段落来阐述创新的意义,充分肯定了原创的重要性。 《讲话》讲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
再比如,立足本土与借鉴国外的辩证统一。“我们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
又比如,传统形式与互联网带来的新形式的辩证统一。 《讲话》还专门观照到了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促生的新文艺形态。特别讲到在应对伴随互联网出现的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方面的一些工作思路:“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
总之,动画界要深入地学习《讲话》精神,从而创作出立足于人民、滋养于生活、无愧于时代的更多更好的动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