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奋进的彝族童谣
2014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文联资助出版的一批图书中,由吉则利布、阿牛木支、孙正华搜集整理的《凉山彝族童谣》是散落在民间的彝族童谣的集成,也是一部极富彝族特色的民间文学作品。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而且对彝族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素材。
《凉山彝族童谣》汇集儿童牧羊谣、游戏儿歌、儿童猜谜谣、儿童情趣、儿童盘歌和其他儿歌等,涉及凉山彝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利于儿童品德修养教育,有利于启发儿童的情趣和对各种事物辨别能力的提升。
《凉山彝族童谣》搜集的内容主要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简单而富有童趣的歌谣,比如《一个比十个强》类彝族童谣,反映的是彝族尊重英雄,尊贤重德,帮贫助残,舍己为人的良好品德,不主张多子多福,提倡养一当十的崇武精神,并把这些内容纳入儿童早期教育中,且作为做人的准则来训导小孩。 《客人多快乐》唱童谣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也是从前长辈们教育下一代的生动教材。
彝族童谣大多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简单而富有童趣的歌谣,在内容上大多以提倡勤俭,反对懒惰,提倡好学上进,讲究人伦道德,提倡孝顺父母,和睦家庭,提倡友爱,助人为乐,提倡良好风范,不沾恶俗,反对迷信,提倡积德劝世。同时,还以儿童的成长生活经历为内容,以追述本民族的历史,颂扬祖辈们的业绩,赞美自己的家乡等为主要目标,简单明快、童趣浓郁,是儿童的精神食粮,是儿童的启蒙之歌。在表现手法上,彝族童谣不拘一格,可即兴表达,随口而出,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示人以诚。在语言上,富有彝族语言的音韵节奏美。童谣给彝族儿童带来欢乐,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成为引导儿童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一种生动有效的方式。彝族童谣可以说无所不包,儿童游戏要唱,外出打猪草、放牛羊、采桑果、打核桃等要唱,儿童集会、逢年过节也要唱,孩子满月第一次抱去给外公外婆看时大人们要咏诵吉利的童谣,祭祀祖先要说文雅的童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彝族儿童正是通过捡石子、荡秋千、跳水、摔跤等游戏运动,沟通伙伴之间的联系,消磨童年的时光,健全心智,增强体魄,享受人生的乐趣,这种欢愉是健全人生的需求,也是自然的需求。如《狩猎歌》这样的儿歌具有一定的竞技性。面对严酷的自然,民族生存需要奋斗,因此在彝族儿童游戏中包含具有竞技性的游戏是合理的,通过摔跤、甩石头、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满足争胜心理,通过力的较量、技艺、技巧的比试,获得心理的愉悦,刺激心智的成熟。再比如像《阿居尔惹格》即狐狸护崽的游戏儿歌,是凉山世代相传,历久而不衰的彝族儿童游戏歌,表演时,先捡三至五个小石头给一名儿童,由他站立在中间佯装成狐狸来保护小石头,并作一定的踢腿动作作护卫,其它参与游戏者则围成圆圈,依顺序出场去抢小石头,抢小石头者如果被踢到则轮换进行,其它参与者则站在旁边一边口中唱诵这首儿童歌谣,一边迅速抢被保护者身边的小石头,直到把石头抢完为止,表演此类游戏意为增强儿童体质,锻炼了少年儿童投掷、投准和观察能力。总之,彝族的游戏儿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彝族生活于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及金沙江流域,江河、山林是他们的衣食之源,特定的地理环境是其生产方式的一个决定因素,也决定了其水上游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又决定了其传统的儿童游戏浓郁的民族风格,在某些方面,这些传统的儿童游戏正是其勇武、勤劳、团结一致的民族性格的表现。
彝族传统的儿童游戏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尽管这一功能的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彝族儿童传统游戏的教育功能首先在于训练智能。儿童智能的开启和训练在愉悦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使他们较早地认识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其次是训练体能。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体能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及生存都十分重要,可以说体能是狩猎生活的第一需要,因而体能的训练在儿童游戏中占有核心的重要地位。第三是塑造人格,对彝族儿童来说就是在游戏中培养了勇敢坚强的心理素质,诚实朴素的处世态度,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合作精神。孩子们在传统的游戏中自然地接受了狩猎经济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儿童通过野外运动、摔跤等运动则炼就了他们的坚强意志、敏锐性,磨炼了他们适应野外生存能力,又锻炼了他们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游戏无疑使彝族少年儿童在正式参与狩猎生产之前对狩猎生产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并为从事这一生产准备了必需的品格、心智和体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在广袤的草原上像前辈一样生存、发展。狩猎文化是彝族在适应自然并与自然斗争过程中的创举,彝族儿童传统的游戏毫无疑问成为狩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某种意义又具有传播其传统文化的功能。
一个民族儿童传统的游戏活动与该民族共同体生存环境和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当其生存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时,儿童游戏的内容、形式都将发生变化。目前,尽管彝族仍然从事渔业经济,但传统的狩猎经济已面目全非,因为自然环境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猎业已不复存在,渔业经济业已淘汰了渔叉、竹排挡鱼等原始的生活工具,使用木船、胶丝网捕捞,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彝族地区大力发展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及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彝族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新一代彝族人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已由正规的形成体系的基础教育承担了,彝族儿童传统的游戏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并受到现代生活的猛烈冲击,而今大都消失殆尽。可以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该民族儿童传统游戏活动与生产生活越接近,联系越密切,其教育功能远比娱乐功能重要。
儿童游戏随着生产生活的变化而演变,这种演变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的传统游戏仍为人们所喜爱,但是仍然存在的游戏无论其形式、内容、功能均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娱乐性越来越大。从一个民族儿童传统游戏的变化亦可窥见该民族经济文化生活变化之一斑。像《敬美酒》之类童谣,反映了彝族热情好客、真诚豪放的性格。彝族生与死都离不开“酒” ,“酒”能解忧愁,“酒”给人欢乐,“酒”的威力无穷。彝族通常是以歌和“酒”为心声, “言为心声,歌自心出” 。这首敬酒儿歌,就是告诫人们喝酒要适度,不能贪杯,避免出格。让儿童唱此类敬酒歌的目的既要让小孩从敬酒当中得到快乐,又要教育小孩不要好酒,好酒会出丑的深刻道理。
总之, 《凉山彝族童谣》既体现了彝族童谣的一般创作规律,又深深地打上了凉山彝族地区,特别是凉山彝族文化的烙印。正如彝族谚语:“前辈不说尔比,后人无话可说。 ”若不及时抢救即将失传的彝族童谣,长期流传和继承下来的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将因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强力冲击而出现危机,特别是彝族儿童文化方面尤其突出。许多彝族的口头文学(如民歌、克智、尔比等) 、礼仪风俗、祭祀活动等都仅存在于高龄老人的记忆之中,一旦彝族老一辈故事家、民歌手故去,这些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位作者抢救出版的《凉山彝族童谣》 ,对于传承和弘扬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促进本土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