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和评论不能在志愿服务中缺席
文学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人们往往因为对于一部小说、一台剧、一首歌、一幅画作、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认知而形成了相似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越相近,越容易扭成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绳索,从而形成不易断裂的民族价值链条。当前,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是一部分人,而感知接受文艺作品的则是全社会。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全社会正在以多渠道、低过滤、大数量的特点接受文艺作品——我们或可以称为“全民文艺时代” ,文艺志愿服务如果不能及时把文艺理论评论作为地基来打,恐怕会使文艺工作的功能和文艺作品的呈现大打折扣。
文艺志愿服务是涵养文学艺术事业生态,积蓄文化发展繁荣后劲的重要途径。各级文联在志愿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上开展了大胆有益的实践,群众较之以往能够更多地听到专业讲座,看到名角演绎,学到唱法、舞步,精神文化生活更充实也更优质。然而,要想最大程度发挥文学艺术“蓝天上的阳光、空气里的清风”一样的洗涤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用,就必须在百姓和艺术之间架设一座“认知—解读—反思—理解”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文艺理论和评论。
在当前社会发展迅猛,全球文化多元碰撞,各种思潮融汇融合,各种新媒体更迭出现的现实世界里,我们通过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等各种途径接触到海量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书画作品甚至是网络段子等等文学艺术信息,这些信息以它们的原始状态无过滤呈现,并且极有可能先于文艺志愿服务抵达。这种全包围形势下的“文艺接受” ,受时间、频度、区域、门类制约的专业讲座和惠民演出类的志愿服务远远无法满足群众在面对繁芜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时的茫然。当我们在影片的社会价值与实际票房之间找不到站得住脚的联系时;当一些屡屡斩获国际国内奖项的大家作品常常让我们大呼“不懂”时,我们发现,没有及时的、科学的、恰切的、健康的文艺理论和评论跟上,在解读和引导上即时发声引导社会舆论,就很容易出现“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艺术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这些危险,就会阻碍我们在思想文化上凝心聚力,阻碍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因此,文艺理论和评论不能仅仅生活在象牙塔里、研讨会上,更应该出现在网络上、社区里和报刊专栏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系统和健康的文艺评论。用专业的理论构架、生动平实的表达方式和贴近生活的形象例证把文艺理论评论注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像其他门类的志愿服务一样,到学校、社区、部队和厂矿用群众“记得住”的作品和“听得懂”的语言去揭示文艺创作的规律,解读文艺作品的含义,让更多的群众不仅熟悉艺术创作的技巧方法,更能够真正理解文学艺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承载的神圣责任。惟其如此,我们的人民才能感受到文艺作品的“好”和“不好” ,才能明白“为什么好”和“为什么不好” ,才能在文艺作品的接受和鉴赏中树立自信、有所取舍,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认知。
没有科学理性的审美基准,文艺作品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思想传送带,在没有“滤网”的前提下,它既能够传送积极、阳光、温暖,也完全可以传达消极、浮躁和冷漠。如何让群众能够意识到“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如何让文艺真正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如何让群众能够大浪淘沙找到并喜爱上催人奋进抚慰人心的作品?这是文艺理论评论在志愿服务中亟待被深挖、被重新认识的意义所在,也实在是我们文艺评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职业使命。有了文艺理论和评论这个厚实的桩基,群众更加了解文艺,并在此基础上去感知和投身文艺,这将使志愿服务乃至文艺工作的效能成倍提升,并有效地推动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