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戏剧评论拓展新空间
“今天让我很感触的是在座几乎都是年轻的面孔,由你们热心地来做戏剧评论,戏剧是有前途的。 ”在日前由北京剧协、新剧本杂志、凤凰网影视文学频道在京联合主办的“新青年新语境新剧评——2015北京戏剧评论发展论坛”上,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导演罗锦麟感慨地说。新媒体给评论发声拓展了新的空间,年轻的评论人逐渐引起关注,这是当下戏剧评论出现的新现象。在戏剧评论难以或不敢说真话的语境中,与会专家普遍表达了希望新媒体环境下的新评论推动戏剧发展的愿望。
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罗锦麟不仅对新的演出、现象时有评点,甚至还坚持进行着一种独特的尝试——随时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普及戏剧知识。他最大的感触是“现在戏剧评论最大的问题是不说真话,很多批评的文章报社、杂志社不接受,有些作者怕得罪人也不说出真实的感受,所以很多人在微博上写匿名的评论” 。罗锦麟认为,对于健康的戏剧生态来说,一方面年轻的评论者要敢于说真话,另一方面创作者也要有接受批评的气度。此外,为戏剧评论提供自由平台的媒体要有一种抵抗压力的胆量,敢于呈现真实的评论给观众,将新媒体的自由性运用到正规的剧评中,从而带动戏剧的新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透露,自己早期也写了一些被圈内认可的剧评并因此认为戏剧评论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后来却逐渐发现戏剧评论是不被需要的。因为戏剧评论多数是受创作团队或剧院邀请,评论变成了一种包装和附庸,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她说:“我们需要站在独立的立场发表评论,不受剧团或团队制约,因此尤其寄希望于年轻的戏剧工作者能带给戏剧新的发展。 ”
新的媒体环境,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在年轻人中逐渐流行,除了产生诸如幕间戏剧、戏剧青年等一大批微信公众号之外,网络匿名评论也备受关注。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主任彭涛认为,戏剧评论本身是一个权力机制,在新媒体时代有一个可以不受制于传统机制的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相对的自由,这确实为评论拓展了新的空间。
目前有哪些人在做戏剧评论呢?专注于做新媒体互动平台的宽友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伟认为,广义地讲,戏剧评论人群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存在——塔尖上的是有着专业学习背景和知识底蕴的少部分人;第二层是作为行业观察者、长期接触台前幕后的媒体人;第三层是每年有大量观剧次数的资深观众;第四层塔基上的人就是现在大量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以点评形式发表评论的群体,处于大众化的层面,相对浮躁和武断。
在此次论坛上, “押沙龙在1966”和“北小京”的评论再度引起了讨论。在网络上读文多年后,人们至今还不知道这两个时时酷评、文风鲜活且不乏灼见的IP是谁。北京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指出,新媒体时代的评论难免会有各种声音,泥沙俱下却又充满了各种可能,“北小京和押沙龙的评论与演出发生了互动,这是他们最大的贡献” 。
不过,类似“押沙龙在1966”和“北小京”这样的匿名评论是否适合于专业的戏剧评论呢?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张先认为,戏剧批评不是要你多凶恶,它是一件心平气和的事情,是去讨论戏剧从剧本、导演、演出到观众一系列的问题的文章。如果仅从猎奇的角度进入批评,这只会让戏剧批评堕落,因此我们应对匿名评论保有某种警惕。同时,针对一些过于追逐娱乐效应而缺乏戏剧本体意识的评论,张先说:“做戏剧批评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剧,思考剧本本身到底有多少艺术上的东西,否则根本就没有进入戏剧批评。 ”
不过,现场也有新媒体人表达了不同观点,比如“任何评论都是被需要的,评论只是通过媒体在观众和创作者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专业评论是内容上的专业,并不局限于写作者是谁” ,“评论的受众到底是创作者还是观众或者说更广泛的媒体读者?有的时候解读比狭义的批评更重要。戏剧是一种公众教育,戏剧评论也是一种公众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