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协会动态

发出首都文艺评论界的声音  

--关于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工作的个人感言

[关闭本页]
作者:王一川
发布时间:2021-02-05

        本文为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于2021年2月3日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今天是群团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值此机会,我想向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初次兼任这项工作的个人感言。各位同事都是多年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经验丰富,成绩卓著,值得我学习。感谢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领导的信任,让我来承担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工作,感觉担子不轻,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对此,我根据自己这些年参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和中国文联主席团工作、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团工作,以及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工作的有限体会,想到了下面几组关系,就此谈谈个人的不成熟考虑和建议,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以门类文艺评论为基础,以跨门类文艺评论为主导

        北京文联所属各文艺协会本身就包含自身门类艺术的评论工作了,为什么还要成立专门的文艺评论家协会?这除了是出于响应和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外,还应当有来自文艺发展和文艺评论发展新状况本身的充足缘由。

        我想至少可指出其中四点:一是当前中国艺术跨门类跨媒介交融现象越来越频繁和经常,假如单独据守本门类显然已经难以说清道明;二是在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见出歌乐舞交融、诗书画交融等多门类艺术交融传统以及文史哲融通的人文传统具有当代意义;三是当前世界上跨学科跨文化研究越来越活跃,提示我们走出本学科视角而实施跨学科交融具有重要价值,而当前发扬本民族传统而开展跨门类文艺评论则有助于中国文艺和文艺评论走出一条自身独特道路,增强国际话语权;四是国家各级艺术管理越来越注重文与艺的互通共生及其精神力量或文化力量,强调它们都是通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和中介环节,尤其需要文艺评论在阐发文艺作品的审美与文化意义上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这些表明,我们需要依托自己本来擅长的门类文艺评论基础而积极开展跨门类文艺评论、甚至普遍的文艺现象评论,以便回应上述新状况带来的挑战。这也可以简要地概括成两句话:以门类文艺评论为基础,以跨门类文艺评论为主导,实现这两方面的相互融通。更具体地说,从若干艺术门类现象中概括和抽取出所有艺术的普遍规律和特性,运用跨门类视角去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单一门类艺术现象,以及在两种或以上门类之间进行跨门类交融研究等评论路径,都是我们的当然选择。如此致力于产生国家和社会所期待的具有跨门类或普遍性意义的文艺评论成果,可以为当前和未来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以及“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文艺评论者应有的一份建树。

二、促进创作和鉴赏,又向创作者和观众学习

        文艺评论或文艺批评,按照别林斯基的观点,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 ,要运用一定的美学或文艺理论去评论当下文艺现象,指出作品的长短优劣。文艺评论者应当是文艺作品中蕴藏的人生意义或人类真理的发现者,透过作品的生动刻画而捕捉其中可能被忽略的新意义、世界变革的微妙信息或新世界创生的神奇预言。金圣叹发现阅读《水浒传》的新方法:“《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他认为,与《史记》用富于文采的语言叙述已发生的历史事件,《水浒传》的优势在于顺着笔性纵情想象可能发生的历史事件。他还对如何品评《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及其富于“感兴”的段落,提出了具体的分析。“《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 这位杰出评论家独创的《水浒传》阅读方法,对于《史记》的成就及地位的评价未必合理,但毕竟为阅读《水浒传》提供了一整套富有独创性的系统评论,至今还在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和体味,而且可以同来自西方的“典型”观等理论相媲美。这表明,优秀的文艺评论家是确实可以充当优秀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美学使者的,把作品中蕴藏的深厚历史意义发掘出来,与观众一道分享。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评论界起到“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这是对当前全国文艺评论行业的整体信任和统一要求,这个行业确实应当以其合力而做出更加积极有效的整体性成就来。

        但与此同时,评论者个人也应当始终明白,自己的工作是建立在艺术创作者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基础之上的,离开了文艺作品,自己将一事无成,所以千万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翘尾巴,而是要认真研习由创作者创作出来并由观众去鉴赏的文艺作品,透过作品而向创作者和观众学习,一方面悉心体会创作者的创作甘苦和追求,另一方面认真聆听观众呼声和诉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审美艺术修养和评论能力。李健吾说过:“一个伟大的批评家抵得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但是一个渺小的批评家抵不上一个伟大的批评家,也抵不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仿佛螳螂撼树,他顶多摇落几个黄了的叶子。” 评论者不能去不自量力地充当“撼树”的“螳螂”,而是要像夏衍所说的那样争取做创作者的“诤友”。他在1981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时号召影评人交“双友”:一是跟电影创作者交朋友,通过电影评论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艺术水平,成为他们的“诤友”;二是跟电影观众交朋友,通过电影评论帮助他们提高欣赏水平。当然同时也要向电影创作者和观众学习。 我想,对我们当前来说,理解创作者和向他们学习,同评论他们的创作得失同样重要。

        这里有一次经历跟各位分享。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蒙先生的长篇小说系列“季节”出版时,我想写篇评论,但一时找不到感觉,于是就跟他去电话讨论和讨教,我表示小说中有一种反讽的冷峻感,他告诉我,那是年轻读者的感受,但对于我们过来人,则还有一种缅怀情绪在里面。我听后思路一下就打开了,想到作品中应当有更加丰厚复杂的含义,又联想到李泽厚先生关于中国美学四大支柱之一的“屈骚传统”的论述,经过反复考虑,尝试用“拟骚体”“骚讽”“有机悲喜剧”等新词语去评论这部系列小说的独特的美学特点,写出《以拟骚体创造有机悲喜剧——王蒙长篇系列<季节>在文体上的意义》 。这件事告诉我,理解创作者的独特用心、向他们请教,一定是有利于评论工作的。当然,同时再运用活跃的体验和冷峻的理性去鉴赏其作品,作出带有自己学术个性、与创作者创作意图并非完全一致但又具备合理性或相互融通可能性的独特评论,则是我们作为评论者的分内事。既尊重创作者和观众,同时又发出我们评论者的自主声音或表达我们的个性化观点。

三、探寻学术个性与社会责任的交汇点

        作为评论者,我们当然要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观点,不能人云亦云,特别是不能屈从于市场或商业的引导,而是要像李长之说的那样,涵养“伟大批评家”所具有的“不盲从”的“批评精神”,要像李健吾所说的有“独立性”:“批评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简单,更不是老板出钱收买的那类书评。它有它的尊严。犹如任何种艺术具有尊严;正因为批评不是别的,也只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它有自己的宇宙,有它自己深厚的人性做根据。” 但是,坚持评论家或学者的学术个性、学者“尊严”“独立”等,与我们作为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成员的行业身份和社会职责之间,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会责任之间,不应天然地对立,而完全可以寻求相互交汇和平衡。还是李健吾说得好:“批评本身有所限制,正如一切艺术有所限制,而最大的自由便是在限制之中求得精神最高的活动。” 这阐明了一个道理:文艺评论者的“最大的自由”在于,他完全有可能在履行特定的“有所限制”的社会责任过程中建构起“精神最高”的学术个性。

        我的体会是,学术个性表达与社会责任之间是应该而且可以实现相互交汇和平衡的,尽管我个人的能力有限。评论《大江大河》这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47集献礼剧时,我从第21集就去世的宋运萍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着眼,点出她的角色宛如靳尚谊先生的《塔吉克新娘》,代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心和理想之美,而她的早死情节在全剧中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宛如改革开放时代至今中国当代社会历史的一面纯美之镜,映照出这个时代人们在大江大河中翻滚起伏的画卷,流露出对于历史流变和个人命运变迁的深切感怀。评论《武汉伢》等抗疫歌曲时,我从“黄鹤楼”“热干面”“江汉路”“二厂汽水”“轧过大桥说过心里话”等完全属于武汉地缘生活特征的歌词中,领悟和提炼出“地缘美学密码”这个概念,发现动人的好歌曲是从当地人民的地缘生活内部长出来的,并且携带着地缘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地缘美学密码,蕴藉着他们的地缘生活奋斗精神和美学风尚。这个概念也被我用到最近的电视剧《山海情》评论中:“《山海情》的成功处不少,其关键之一在于,深入挖掘这个易地搬迁故事深层所蕴藏而又容易被忽略的地缘美学密码。地缘美学密码是指缘于特定地理环境而生长的隐秘的美学符号系统,常常以日常言行、乡间谚语、民间传说、民俗风尚等方式存在,对当代人生活方式有着深层支配作用。就这部剧来说,一方面,饱含黄土地深情的宁文化与拥有大海般宽阔无边胸怀的闽文化之间形成‘山’与‘海’的互助交融,彼此不同的地缘文化精神在此刻形成相互对话和融通;另一方面,涌泉村李姓人对逃荒而来的马姓人的慷慨接纳、融汇共生之地缘传统,也获得当代传承。这两方面的交融表明,闽宁互助而生的山海相连相依的地缘新根,与李马两姓相濡以沫的黄土地老根之间,已经交融一体,共同汇聚为旺盛的新时代生存之根。这可能正是这部剧所尽力搜寻并巧妙地深埋于闽宁帮扶故事中的独特的交融性地缘美学密码,值得肯定。文艺史上很多好故事都必然携带着自身的独特地缘美学密码,如《红楼梦》《阿Q正传》《边城》《茶馆》等。假如能够在闽文化精神与宁文化精神的根源挖掘及其相互交融上更加用力,上述地缘美学密码会更具魅力。”我想,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充满文化自信地在实际的文艺评论中探寻批评个性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交汇点。

四、兼顾专业视点与行业关怀

        我们的文艺评论当然不同于普通网民评论,不能随感而发,更不能随波逐流,而是要运用我们特有的专业或学术视点去评点文艺现象,体现来自我们的艺术史素养、艺术理论思考和文化视角的观察和见地,但同时也需要根据当前文化艺术产业界的特定行业环境和状况,尽可能地分析和理解其行业发展情形,对其予以评论和期待。特别是对国家重点或重大主题艺术创作,其影响力关乎全国,假如单纯以厚古薄今等观点去衡量,或者找出其一点不足而放大,很可能就会得出其一无是处的否定性结论,还有可能被网络暴力所利用,对文艺产业的艺术创作产生消极影响。有必要以对当代文化艺术行业发展的关怀和理解去加以建设和鼓励。

五、涵养自我与激励会员

        我们是在北京文联领导下在协会中做组织协调工作的,既要继续提高个人的评论素养和水平,涵养自我(例如就我个人来说),又要做好团结、协调、关心和激励会员的工作。特别是对年轻会员或同行,应多看到他们的发展潜力和优点,为他们创造条件,甘做他们发展的人梯或摆渡者。同时,作为年轻的协会,同时又是跨艺术门类的协会,我们需要与市文联内其他协会同行交流,多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合作开展评论工作。

六、本职工作与协会兼职相互促进

        我们在座的除了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外,其他都是来兼职的,愿意来兼职,本身就等于承担了一份协会义务。希望咱们都能在做好本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心尽力地和创造性地参与协会工作,在市文联领导下,配合驻会副主席和秘书长承担应承担的分工。我们的本职工作成果,例如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文艺理论、文艺发展史和文艺批评等工作,都可以成为在评协做这份兼职工作的必要的积累和准备;同时,我们在评协的兼职工作由于更靠近当代文艺发展前沿或第一线,也可以回头给我们的本职工作提供来自当代文艺实践前沿的鲜活案例和参照,两者间从而可以相互促进。

七、发出首都声音与学习全国经验

        我们虽然只是一个省级评论家协会,但却是首都的协会,拥有全国文化艺术中心才有的丰厚的文艺和文艺评论资源,理所当然地应当发出真正属于首都文艺评论界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声音。我们有此前作为社团协会运行已超过10年的、以谢冕先生为创始主席的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其优良传统应予传承和光大。但我们作为群团协会成立的时间毕竟晚于全国一些省份,需要虚心学习全国各省级协会的成功经验,注意与他们交流和合作。同时,还应当就近听从来自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行业指导和帮助。我们需要努力工作,才能作出无愧于首都文艺评论界的建树和贡献。

        总之,承担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工作,应当妥善处理有关文艺评论的多种关系,特别是上面七组关系(当然不限于此)。应当在市文联领导下,共同把工作做好。我个人的水平和经验都有限,愿意向各位学习,请各位多批评、多帮助,一道提高。顺便讲,我们的工作是新的开始,有可能成为将来后人回望过去时的一个历史遗迹,当然也有可能什么也没留下。我们是否能够为苛刻而又公正的后人回望留下点什么,想必关键取决于我们今天和未来几年的主动选择以及踏实付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