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电影家协会承办的“2025年电影暑期档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从整体市场表现、热映电影创制、影院运营与影片发行策略等方面深入剖析电影暑期档现象。
会议邀请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刘军,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曹小卉,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经理章慧霞,《电影艺术》主编谭政,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进口电影发行分公司经理王佳,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铭参与研讨。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昕出席,北京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杨萍主持会议。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曹小卉
曹小卉以暑期档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例,分析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创新突破之路:既继承了传统美术片的表达形式与艺术感染力,又融入了现代电影丰富的镜头语言,表达了当代价值理念。他认为,动画片教育功能一直都存在,但只有另辟蹊径讲好故事才能引发共鸣和共情。他希望,既有导演个性追求,又能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动画越来越多。

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经理章慧霞
章慧霞指出,视听冲击已经不是当下观众观影的首要需求,电影要获得观众认可,核心还是要讲好故事。其次,电影要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重要特质之一是“与我有关”,要引发观众在情感与情绪层次的共鸣。她提示,要注重电影的口碑营销。暑期档部分电影票房出现“逆跌”现象,原因是如今观众观影更加理性,更加看重电影的实际口碑。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铭
方铭表示,今年的暑期档影片,国产片全面主导市场,票房前十占七成;“大导演 大明星 大制作”阵容模式遇冷,出现电影表达与观众期待的错位;不同类型影片票房表现的地域化差异比较显著;非宏大叙事的主流历史大片正在崛起;国产二维动画迎来高光时刻;IP衍生品备受关注,电影产业链更加完善。她认为,市场正在回归以内容为王的趋势,高质量叙事 中华内容 情感共鸣,更能赢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进口电影发行分公司经理王佳
王佳分析了暑期档进口影片的表现情况,她指出,进口影片作为国内电影市场的有益补充,今年以来在引进数量与类型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同时,暑期档对于进口片的市场重要性及票房比重十分明显。她认为,对于进口片而言,相对于IP续作,市场更需要创新的故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
赵卫防认为,供给侧的美学质量正在发生改变,新主流大片仍在延续,但表现手法从宏大叙事转向小切口叙事,电影对民族价值观有了新的表达,能够引发普通民众的共情,电影创作离不开中国传统IP。他指出,从供给侧来说,要深耕叙事、共情当下,只有好故事才能得到观众认可;在宣发与营销方面,要坚持延续与创新,在拓展新档期的同时,持续打造经典档期;要重视舆情与口碑。

《电影艺术》主编谭政
谭政认为,今年暑期档“抗战主题”影片获得显著成功,电影行业以集群作品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电影的叙事品质升级;微观叙事的电影叙事获得大众共鸣;切中社会情绪的影片与时代共鸣而获得成功;二维动画加入了新“中国动画学派”崛起的阵营。暑期档是新媒体环境下多行业跨领域协同发力的结果。他指出,要坚持叙事为王,内容为王,也要不断提升电影消费在文化消费环境中的声量。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刘军
刘军表示,今年反法西斯题材电影呼应了国家宣传需求,但在内容挖掘上应更加深化,更多展现普通人的抗争;暑期档动画体现了“中国动画学派新力量”的活力,形成了从新媒体积累到电影转化的成熟模式;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制作概括为“制作提质”;观众对现实主义题材仍有需求。同时,电影产业需突破票房局限向文体商旅融合、城市更新等领域拓展。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昕
董昕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从最强春节档,到火热暑期档,中国电影正在从“开门红”努力走向“节节高”。电影暑期档的优秀表现再次印证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总结的中国电影审美新需求、叙事新视角、市场鲜活力、技术新动能、国家新名片的五个新特点。她指出,本次研讨会正值电影“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要节点,旨在凝聚前沿智慧,总结优秀经验做法,进一步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