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2025年北京作协签约作家项目立项签约会暨结项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市文联召开。解玺璋、宁肯、陶纯、李晓晨、孙睿5位结项作家代表,梁鸿、余之言、谷禾、唐朝晖、李学燕、陆源、辽京、顾适、张猛、李成恩、黄西蒙、马亿、许莎莎13位立项作家代表参加会议。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出席会议。
梁鸿的非虚构《为少年而行》等14部作品入选第五届北京作协签约作家项目,涉及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文学评论等多个文学体裁;历史随笔《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长篇小说《仪仗兵》《打击队》、小说集《城与年》《火车不进站》《山中日渐长》、纪实文学《海岳:北平以北的烽火记忆》、儿童文学《我的世界》8部签约作品顺利结项。
签约作家项目是北京市文联重要文学创作扶持项目,已成为北京作协出人才、出精品的重要阵地。自2020年启动,坚持“以作品选人、质量优先、宁缺毋滥”的原则,面向北京作协会员,每年遴选具备成熟条件和精品品相的文学作品,为签约作品提供全流程创作服务,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北京特色、代表首都水准的精品力作。
截至目前,共有五届57部签约作品立项,覆盖各文学体裁,尤以小说最为突出,涉及重大革命及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北京题材等,体现出对新时代新北京的深切观照;知名作家、优秀中青年作家纷纷加入签约作家队伍,推出了历史随笔《北纬40度》、散文集《幻兽之吻》、长篇小说《野望》《漕运船帮》等一批优秀作品,荣获年度中国好书、汪曾祺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等重要文学奖项。
颁发立项证书
颁发结项证书
会上为签约作家代表颁发立项、结项证书。立项作家重点汇报了作品构思、创作计划、进展情况,结项作家畅谈创作体会与思考。大家表示,将如期高质量完成签约项目,也希望北京市文联、北京作协未来在签约作品创作打磨、宣传推介、影视改编、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指出,要充分依托签约作家项目,团结凝聚优秀作家队伍,培育更多文学精品,推动北京文学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一是选题要“准”,引导作家围绕民族复兴伟业、首都功能定位、文化传承发展、科技创新引领、文明交流互鉴等谋划创作,持续丰富重大主题文学作品;二是创作要“精”,签约作家要围绕作品主题深扎采风,踏踏实实搞创作,作协要做好全方位创作服务,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签约作品;三是挖掘要“深”,既要深耕细作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也要艺术开掘乡村振兴、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现实课题,还要深挖个体精神世界的幽微光芒;四是宣推要“广”,利用文联评论家队伍,围绕签约作品评论研讨,依托媒体矩阵宣传报道,推荐优秀作品参加重要文学奖项评选;五是转化要“实”,探索搭建文学作品跨界转化平台,促成更多签约作品向戏剧、影视剧等艺术形态转化,联动“北京文学走出去”项目,推动优秀作品与海外签约。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介绍近年签约作家项目实施情况。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