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作家进百村|到延庆,赴文学与乡村的春天之约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5-03-24

  春染妫川,文兴沃土。3月18日至22日,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走进延庆区。由北京作协理事周建强、王德领、马小淘、文珍,北京作协签约作家程青、张元珂,青年作家朱旻鸢、苏苔、马亿,延庆区作协副主席林遥、梁小兰,秘书长许青山组成的作家扎根创作小组,与延庆区八达岭镇、大庄科乡、井庄镇3个乡镇的4个示范村、7个提升村和1个市文联深扎村结对,以文学之笔记录首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共赴文学与乡村的春天之约。

 
 
走访石峡村、里炮村、铁炉村、二司村

 
 
走访果树园村、柳沟村、三司村、宝林寺村

 
 
走访南老君堂村、碓臼石村、箭杆岭村、窑湾村

  巍巍燕羽山见证,悠悠妫水河作伴。3月18日,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延庆区座谈会在井庄镇窑湾村召开。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延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红寰,井庄镇党委书记张海峰,延庆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琳,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副主任张颐雯,延庆区委农工委副书记潘蕾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主持。


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延庆区座谈会现场

  朱琳介绍了延庆区文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潘蕾介绍了延庆区“百千工程”的开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大庄科乡组织委员贾德勇、井庄镇宣传委员张燕华、八达岭镇宣传委员高媛、12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负责人与作家们进行深入交流,满怀激情地介绍了特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之路。

  座谈会上,作家们赞赏了镇村代表们对乡村发展的熟稔讲述,分享了对于北京乡村的认知,指出延庆区历史悠久、长城文化突出,应整合非遗文化资源,突出民宿文化特色展示,并表示每个村庄不必陷入同质化竞争,应像交响乐的不同乐章,各展特色、彼此呼应。同时,乡村实地考察打破了作家对乡村的概念化认知,要深入挖掘“一村一韵”,以新的视角发现村庄差异之美,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思考,给创作带来新气象。希望以此为契机,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更多细节,通过文学创作呈现延庆镇村的人文温度与创新活力。


延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红寰

  马红寰指出,要让长城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新高地、国际交流的会客厅。从石峡村自发守护长城的民间实践,到长城文化第一村的品牌塑造,延庆区正将历史文脉转化为发展动能,解码“长城内外是故乡”的文化基因。对于乡村振兴,马红寰提出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的理念,要把新思想传递到千家万户,希望扎根创作小组的作家用文学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

  田鹏表示,延庆区在长城文化挖掘、红色基因传承、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作家深入延庆提供了丰厚素材。他对作家们提出希望:一是文学赋能,使命担当。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希望作家用文学之笔解码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二是深扎实践,提升境界。作家要身入、心入、情入,在城与乡的对话中展现乡土经验,创作突出时代性、人民性、文学性,用生活的质感、情感的温度、艺术的美感书写山乡。三是双向奔赴,美丽邂逅。作家们要捕捉新时代农民的精神图谱,将延庆的山乡巨变镌刻成新时代的文学丰碑。

  “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去年11月初在顺义区龙湾屯镇启动,目前已经完成顺义、昌平、大兴、延庆4个区40个村的驻村采风。接下来,将继续组织作家走进通州、房山、门头沟、平谷、密云、怀柔6个区,深入乡村、认识乡村、书写乡村,用文学展现首都美丽乡村的时代画卷。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京ICP备09025795号
版权所有: © 2013-202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