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真功夫” 追寻“中国梦”——2014中国杂技艺术发展报告(摘编)
发展概况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一年。一年来,中国杂技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杂技精品创作、对外文化交流、文艺惠民演出、评奖办节、开拓市场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新的成果,以固本强基、守正而为的稳健态势,为今后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中国杂技在国际赛场上再次展示超群的实力,继续抒写着辉煌。代表当今中国杂技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逐鹿国际赛场,中国杂技健儿摘金夺银,为祖国赢得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在国际赛场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而在这些重大国际赛场上,经常出现应邀担任国际评委的中国专家的身影,他们以高度的专业素养、精准的评判水平赢得各国评委和选手的尊重,展示了中国评委的艺术鉴赏力和国际话语权。此外,杂技艺术家们还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文化节、艺术周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在推动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杂技艺术独特的优势。在国外的商业演出中,杂技人搏击于国际演艺市场的浪潮中,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年来,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中,杂技艺术家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以开放自信的心态和活泼多样的风格开展艺术创作和实践,新作、力作不断涌现。全国各杂技院团创作了军事题材杂技舞台剧《破晓》、民族风情杂技剧《那山·那水》、军旅情景杂技《整装待发》、壮族魔幻杂技剧《百鸟衣》、大型情景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杂技剧《丝路彩虹》等大型剧目,以及《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雨中情——抖空竹》《生命之旅——男子倒立技巧》等一批优秀的精品杂技节目。
2014年,杂技界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各级各类魔术赛事在全国各地竞相举办。既有国际性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第四届中国西湖国际魔术交流大会,也有全国性、地区性的中国宝丰第六届魔术文化节、第五届长三角地区“金手杖”魔术大会等。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魔术师担任比赛评委和演出嘉宾,中外魔术大师的精品讲座,近景和舞台魔术比赛的激烈角逐,颁奖典礼暨嘉宾汇演的精彩演出,集艺术性、观赏性、学术性、教育性于一体,吸引了众多魔术师、魔术爱好者参赛和观摩学习。
一年中,广大杂技艺术家和杂技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广泛开展各种级别、多种形式的“我们的中国梦——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他们肩负着为基层群众送上高品质精神食粮的责任,怀揣着文艺工作者的满腔热情,将在国内外重大杂技赛场获奖的精品节目送到工厂、农村、矿区、军营、学校,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14年,杂技在荧屏异常活跃,受到电视媒体的高度关注,为杂技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传播渠道,传播正能量的能力得以彰显。此外,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俄罗斯等五国联合皇家马戏杂技嘉年华的国内巡演,“北京青年戏剧节”等艺术节和剧院实验性杂技作品的引进,极大丰富和延伸了国内观众的观赏视野。随着杂技艺术信息在人群中的流动性增强,杂技文化环境的逐步优化,杂技艺术正在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和形象融入人们的生活。
在全国众多旅游景区打造的剧目中,杂技魔术都占有相当的比重。剧目编创者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把颇具视觉力和感染力的杂技和魔术融入到演艺中,在演出中最吸引观众眼球、赢得最多喝彩,成为整台剧目中一道亮丽的彩虹。
现象与突破
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杂技界引发强烈反响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杂技界引发强烈反响。杂技艺术家们一致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既以战略眼光指引文艺发展方向,又对当前文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切中要害的批评;既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巨大鞭策,也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总动员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阿迪力·吾休尔,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国家一级演员吴正丹作为杂技界代表出席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亲身感受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关怀,倍感温暖与振奋。中国杂技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结合各自不同的从艺经历,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从充分认识所担负的庄严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当市场的奴隶;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无愧于伟大人民的优秀作品;积极推动中国杂技走向世界,传播正能量,建设软实力等几方面阐发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在明确方向、厘清思路上形成共识。
2.开展以“追寻中国梦”为主题的杂技创作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国文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的通知》精神,中国杂技家协会开展了以“追寻中国梦”为主题的杂技作品创作活动,通过杂技节目、剧目的创新,推出优秀作品,艺术地再现人民群众寻梦、追梦、筑梦的过程,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经作品征集、筛选评估,最后重点推出了由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创作的军事题材杂技舞台剧《破晓》,中国杂技团创作的情境杂技剧《金小丑的中国梦》,济南市杂技团创作的杂技剧《中国梦·红色记忆》,中国广播艺术团刘全利、刘全和创作的滑稽小品《我的梦》等3台杂技剧目和1个滑稽小品。这些作品将“中国梦”这一主题贯穿始终,通过杂技艺术把人们寻梦的理想展示出来,把人们追梦的奋斗表现出来。作品突出思想性、艺术性,充分体现了广大杂技工作者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3.杂技倍受电视媒体的青睐
2014年,中国杂技得到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还是国家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的文艺演出中,杂技都频频亮相,而且经常是整台晚会中掌声最多、最为出彩的节目之一,杂技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在2014年收视率不断创新高、颇受观众喜爱的《我要上春晚》《中国达人秀》《出彩中国人》等选秀类节目中,杂技节目比重之大、种类之多、关注度之高都可谓是空前的。杂技展示的“真功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段内将绝技展示,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令人眼前一亮,种类繁多的杂技节目尽可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电视荧屏,更多在国内外赛场获得大奖的、传统和现代的杂技节目呈现在亿万观众的眼前,加强了人们对杂技艺术的认知程度。杂技演员自小从艺,十年磨一剑,依靠自身奋斗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健康向上的主格调,向社会弘扬了满满的正能量。而多年来,杂技表演突出强调演出团体、节目本身,而忽略演员个体造成的缺少“杂技明星”的窘况,有望依靠强大的媒体宣传和庞大的观众群得以改变。
4.杂技教育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杂技的后备人才培养关系着杂技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中国杂技界长期关注的话题。2014年,全国多地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黑龙江省在多个地市的中小学开展“杂技艺术进校园”活动,他们将部分娱乐性、趣味性强的项目,如独轮车、转碟、空竹、地圈、狮子舞、鞭技、绳技等,在学校体育课中进行普及教学。他们还推动成立学生社团,为有兴趣的孩子提供专业的辅导,力求为杂技艺术新苗的培养打下更为广泛的基础。而北京市利用魔术面向大众,道具相对简单,技法易于普及,表演性、互动性、娱乐性都非常强,极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特点,在青少年中普及推广魔术,还举办了“开朗少年魔术交流会”“魔法小巨人首都魔术比赛”,极大地推动了青少年学习魔术的积极性和兴趣。河南省则积极开展“教你一招”活动,他们请专业魔术师将多种魔术节目重新编排成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培训全省基层文艺骨干,再由受训人员向更为广阔的基层推广,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大连市开辟了面向中小学生的杂技体验剧场,并连续三年在图书馆等地举办杂技艺术史和鉴赏讲座,对于培养杂技观众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作与创新
1.年度杂技创作特点
随着美学观念转变,杂技创作开始倾向于发掘作品文化内涵,构建新的杂技形象,本年度有许多突出表现。
一是有意识地选取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元素,创造出许多极具文化情趣的杂技形象,许多作品均取材于地域民风民俗,其中的杂技节目极具少数民族审美情韵,并充满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二是新创杂技剧的文学和审美意识较以往有所提升,杂技剧塑造人物和演绎故事的能力增强,并注重在作品中表达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趣味,在以杂技语言演绎历史与现实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人物塑造和情感刻画更加立体,能够结合时代思潮做出当代艺术阐释。
三是持续艺术跨界,主要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民俗、歌舞形式结合,并注重多媒体效果辅助,杂技剧《破晓》尝试引入话剧特性,在创作和呈现上具有突破意义。
四是民族性的自觉意识增强,创作逐渐走出对西方化手段的模仿和移植,开始回归本土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并创新杂技语汇,体现民族精神个性,表达东方审美理想,传递中国人文价值。
2.年度魔术创作特点
一是以魔术表达思想感情。魔术作为一种以展示物品变化为主要内容的表演形式,并不擅长表现思想感情,只有在变化积累到足够丰富的前提下,才有这样的可能,因此思想感情的表达也成为衡量魔术师艺术实力的标尺之一。
二是大型道具表演的魔术增多。很久以来,魔术师困于人力物力的缺乏,大魔术创作比较少,2014年魔术创作中大道具的比例比过去有所增多。
三是中国元素、中国风受到青睐,更多的青年演员摈弃一味求洋,在中国风的节目创作中做出了成绩。
问题与思考
1.“快餐式杂技”大量涌现,质量难以保证
如今,在一些小剧场和茶馆餐厅,经常可以看到“快餐式”的杂技表演。他们的表演,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是最简单的杂技技巧的简单拼凑。由于会表演的节目少、水平低,很多演员更多时候只能做助演,淹没在舞台的人群中。此外,有的杂技院团将在国际赛场获奖的节目迅速复制成AB组乃至多组,而很多“复制品”更多情况下只能做到“形似”而非“神似”,艺术水准也因此打了折扣。而更有甚者,全然不顾杂技原创者的权益,恶意克隆获奖节目,而演出费只有原版节目的几分之一。低成本、低品位、速成的“快餐式杂技”的出现,造成了杂技好似十分容易习得的假象。“快餐式杂技”把杂技创作当成了一种手段,艺术质量被人为忽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杂技失去了其艺术内涵,从而沦落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工具。很多观众只是看看热闹而已,并没有多少深刻的印象。在某些外国游客观看的表演场次,甚至极大地诋毁了中国杂技的形象。“快餐式杂技”的出现,暴露出杂技创作的艰辛与乏力,以及杂技编创人员的浮躁情绪和投机心理等诸多问题。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握好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是杂技创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
2.杂技魔术高频曝光后问题不少
杂技魔术成为电视媒体,尤其是选秀类电视节目的新宠后,在高频曝光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有的栏目为了增加收视率,吸引观众的眼球,将一些表现残忍、会威胁人身安全、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节目重新搬上了舞台。这些曾被国家明令禁止,一度消失在表演舞台上的节目再度卷土重来,令人产生不适观感,有格调低俗之嫌。有的表演者声称所表演的节目是“自学”、“自己琢磨”的,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其技巧性和艺术表现力较差。有的表演者为了增加“故事性”,博得同情心,编造各种人生经历。而有的表演者则故弄玄虚,对所表演节目不实夸大,宣称“世界级”、“国内只有几人能够表演”等,误导了广大观众,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这类选秀类节目的评委、导师等,基本没有杂技魔术的专业背景,对这门艺术缺乏深入了解,对有的节目给予虚高评估,对一些模仿、抄袭的节目无法甄别,反倒给予极高评价。有时可能出于电视观赏效果等原因,故作惊讶状等。评委、导师对节目的评价和判断出现的偏颇和欠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杂技魔术的认知。
3.专业杂技人才培养面临困境
拥有专业的杂技学校、众多的杂技院团,一直是我国杂技称雄世界杂坛的法宝。而如今,我国专业杂技人才培养则面临困境。对于坐落在“中国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河南濮阳的杂技学校,虽然名扬中国杂技界,但是近些年招生难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正逐渐减小,以往作为谋生手段的杂技在青少年及其家长中逐渐失去吸引力。尽管两地学校采取了扩大宣传、放宽条件、降低学费等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同时,国家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部分杂技人才被分流,杂技院团急需后备人才充实演员队伍。可是人事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求新录用演员签署劳动合同,实施岗位聘用制,原来具有吸引力的“编制”的丧失,让杂技院团招录新人陷入两难的境地。杂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为国家赢得了无数的荣光。当杂技的发展面临困境时,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将直接关系到这门艺术的未来发展走向。国家文化主管部门设立杂技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对专门培养杂技人才的艺术学校给予重点扶持是杂技界的强烈呼声。
4.魔术创作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
2014年的魔术创作中缺少精品力作,在国际重大比赛中也没有大奖的斩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创新力度不够。当下,魔术创作者还缺乏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总是在别人已开辟出的领域中耕耘,拾漏补遗,创造性上显得羸弱。比如金奖节目《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灯笼的道具形象是新的,但是在折叠收藏、一出到底等内在本质上和以前的“变扇”“变伞”“变花”却类似,没有更多的出新。再比如《变直升飞机》等大型道具节目,还是对外国魔术的学习借鉴,属中国制造非中国创造。魔术师在节目制作上还存在自我迷失、脱离观众、定位不准、千人一面、节目不吸引人、艺术水平还需要提高等问题,因此面对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演员们还不能很好地化解艺术和票房的双重压力,市场赢利能力较弱。中国观众对魔术接受度还不够,观看魔术表演仍比较“冷门”。观看时,什么时候应该大方参与魔术,什么时候应该安静地欣赏,很多人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此外,全国各地举办的魔术活动“特色”和“风格”不鲜明,差异部分大多体现在增加活动上,主体仍因标准化、模式化而流于浅表化,地域的相互覆盖,也导致参会人员、参赛节目、活动内容出现重复和浪费。
趋势与前瞻
1.期冀有更多杂技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
2014年6月,国家艺术基金开始面向社会接受申报。经审查、复评,2个大型舞台剧和作品《破晓》《惊美图》,4个小型舞台剧(节)目和作品《飞轮炫技》《未来——双轨旋转飞杠》《黑白狂想——五人技巧》《舞空竹》,2个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杂技剧《你好,阿凡提》《天鹅湖》,以及1个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滑稽表演人才培养”受到资助。资助杂技创作项目主要强调主题性、独特性和创新性,小型舞台剧(节)目和作品侧重在技巧、技术上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并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单个杂技节目。今后,各杂技院团应该对年度申报指南和资助重点认真分析,找好内容、找准角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接受国有、民营、机构和个人申报,创作项目接受修改提高作品和拟创作作品申报,本年度获资助杂技相关项目均为机构申报项目,创作项目均为修改提高的杂技作品,未来期冀有更多民营机构、个人、拟创作杂技和魔术作品的申报。
2.“中国杂技之乡”的创建与发展是杂技事业的新亮点
报告主持人:邵学敏
首席专家:边发吉 李西宁
报告负责人:邹玉华 肖世革
撰稿人:郭云鹏 徐秋 尹力 任娟 李艳
2014年,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安徽省临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为“中国杂技之乡”。截至目前,中国杂技家协会共命名13个“中国杂技之乡”“中国魔术之乡”等,分布在全国7个省份。在命名活动开展的十几年中,各地利用“中国杂技之乡”这一金字品牌,积极做大做强,举办了艺术节、展演比赛、艺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国杂技之乡”的创建,对于传统杂技魔术的挖掘和整理、传承和保护,对杂技后备人才和潜在观众群的培养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诸多杂技魔术项目进入国家级、省市级等不同级别的非遗保护项目中来,借助这一东风,“中国杂技之乡”的建设与杂技魔术的非遗保护应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成为未来杂技事业发展的新亮点。中国杂技家协会在考察命名,以及日后的管理合作上应该有新的思维与突破,通过创立艺术创作基地、评奖办节等形式,使“中国杂技之乡”成为今后协会工作的可靠依托和重要支持。
3.魔术产业呈现持续成长、异军突起之势
魔术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魔术8000”是一家魔术行业的电子商务公司及魔术团体,涉足产品开发及设计、产品制造、渠道经营、树立及优化魔术行业标准、提供魔术文化产业互融及相关解决方案等诸多方面。通过持续的客户积累、强大的线上功能,依托于直营、特许授权、线上线下互动等经营形式,已经全范围覆盖了国内及国际B2B、B2C等平台市场,实现了2014年年度产品销售及魔术文化演绎销售共计1200余万元、“双十一”淘宝日销售36万元,营业额破中国魔术产业纪录,列世界魔术商品销售公司前十。阿拉索魔术工作室是一家成立较早的魔术经纪公司,主要成员来自“高校魔术联盟”。多年以来,他们以青年人脉和智力资源吸引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2014年公司签约了一批国内一流的魔术师,协办一系列在国内有影响的比赛、活动,执行力和影响力都有提升。2014年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期间,国际魔术师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尼·哈悉尼向阿拉索魔术工作室颁发了“梅林奖”,以表彰公司在2013年中国北京亚洲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中所做的贡献,旗下魔术制作人袁波获颁“梅林奖年度最佳魔术制作人奖”。此外,“晓教室”“魔法巨人专业培训”、大鼻子魔术城堡、金玲魔术工作室等社会化魔术培训机构也风起云涌,发展态势良好。今后,魔术产业结构会日趋合理,从业者中会出现更多专业分工,开拓与商业以及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的不同发展路径,多元市场空间会不断延伸,魔术产业将呈现持续成长,异军突起之势。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联系电话:(010)66047932 电子邮箱:beijingzaxie@aliyun.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