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见中轴|致广大 尽精微 中轴线美术作品《京城之脊》创作完成
— 开栏语 —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北京市文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指示精神,组织艺术家深入挖掘中轴线文化内涵,通过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多门类创作诠释中轴线之美,中轴线主题文艺精品陆续推出。即日起,京艺苑开设《艺见中轴》栏目,围绕“北京中轴线”主题创作作品,推出系列专题报道,邀您从一件件用心用情创作的作品中,感受闪耀其中的传统文化之光。
《京城之脊》
绢本中国画
460×163cm
黄华三、高毅创作团队
2024年
创作缘起
为助力“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北京市文联、北京美术家协会开展了一系列采风与创作活动,带领首都文艺家深入感受“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脉;出版《京城之脊 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作品集》,收录了2020年10月同名美术创作展中的众多作品,包括国画47幅、油画54幅、版画10幅,内容涉及景观、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等多个层面。
同时,市文联多次组织“围绕中轴线美术创作”的座谈会。在会上,文史专家们提出,“目前还需要一幅能够完整呈现中轴线全貌、重点展现中轴线上重要历史建筑的美术作品,用于代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主视觉形象”。
删繁就简 完整呈现“北京中轴线”全貌
为此,北京美协组建了黄华三、高毅创作团队,自2022年底起创作美术作品《京城之脊》。在创作分工上,黄华三重点把握画面布局与呈现效果,高毅则深入作品的细节刻画与造型设计之中。
在创作内容上,《京城之脊》选择“删繁就简”。黄华三谈到,“我们从创作之初,就考虑到创作重点是要体现出‘北京中轴线’的精神,而不是一个现实的再现。我们略去了‘北京中轴线’主要建筑以外几乎所有的元素,包括现在的民居街道以及周边的建筑,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北京中轴线’最初的布局与设想”。
数易其稿 创作过程中充满挑战
在第一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团队查阅了大量“北京中轴线”相关书籍,收集了其中每一栋建筑的核心尺寸与结构数据。黄华三谈到,“中轴线上的建筑不是随意建设的,每一个建筑的高、宽、尺寸以及选用的材料和色彩(红、黄、蓝、黑、白)都有严格的规制”。同时,在绘制方式上,刻意消除了绘画中通常无法回避的透视关系,所有建筑均以南立面的方式(自南向北)呈现出来。
在初版作品创作完成后,北京市文联多次组织不同层面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了作品的缺憾之处:南立面所呈现出的建筑形象既无法全然展现建筑个体的神韵,更无法体现建筑之间的“围合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创作团队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尝试,创作出了第二版作品:以轴测图方式,呈现出建筑的南面、东、西立面和顶面的样貌,使处在两侧的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在画作中“立”了起来。
从艺术表现上,创作团队激活了中国古典界画的技艺技法,对中国画形制的工具与材料进行融合与创新,以散点透视构建出“北京中轴线”恢宏的视觉图景。黄华三谈道,“为追求古意,《京城之脊》选取丝绢和矿物颜料作为工具材料,用引笔和界尺来画古代的建筑,一方面能让观众看到中国画的古典之美,另一方面也将中国绘画传统中精微的表现手段传承下去。”
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创作 更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2024年7月,历经两年,《京城之脊》完成最终定稿。北京美协主席范迪安深度参与了作品的创作,他评价道,“《京城之脊》在视野的宏阔度上做到了‘致广大’,在每一座建筑的细节刻画、描绘上做到了‘尽精微’,给人以古都文化、首都文化、中国文化的浩然正气与典雅气象,同时又让人能够从建筑中读到‘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京城之脊》的创作更是一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创作团队学习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中国建筑规制等文化资料,对其充满了浓浓的敬畏之情。高毅谈道,“我是北京人,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通过这次创作,我体会到‘北京中轴线’综合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是一条中国文化的‘浓缩线’。”
对此,范迪安表示,“围绕着‘北京中轴线’这个主题,首都美术还将再出发,用更多的丹青画卷,表现好、描绘好、发挥好美术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传承中华文脉、描绘新时代图景的美术作品呈现出来。